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阑尾恶性间质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男 ,3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4d ,于 2 0 0 1年 2月14日入院。体检 :右下腹部触及一约 6cm× 5cm大小的包块 ,边界不清 ,活动度差 ,质稍硬 ,伴压痛、反跳痛。B超示 :右下腹部见 10 .3cm× 8.3cm肿块 ,边界欠清 ,回声不规则 ,盆腔内也见低回声区与肿块相连 ,右中腹部见多个大小不等肿块 ,约 6 .8cm× 5 .5cm ,边界不清。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 :阑尾被大网腹包裹 ,长约 6cm ,根部及尖端尚可辨认 ,中部明显膨大形成一约6cm× 5cm的包块 ,腹腔内有约 15 0ml液体 ,下腹窝及肠系膜处…  相似文献   
2.
3.
4.
用免疫细胞化学微波-SP法(MW-SP法)检测了3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5种抗核抗体(IgG、IgE、IgD、IgA、IgM)。结果发现:(1)ANA主要有3种类型:IgG-ANA、IgE-ANA和IgD-ANA,其中IgE-ANA和IgD-ANA的检测有助于IgG-ANA阴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2)近半数的病人其ANA表现为多克隆性,表明ANA的多种成分参与了这些疾病的病理过程;(3)MW-SP法是检测ANA的一种简便、快速、灵敏而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2 7岁。因反复左下腹疼痛 3月余 ,尤以左侧卧位时明显 ,伴解黑便 3天入院。查体 :左下腹可触及一较大的包块 ,质较硬、压痛 ,活动度差。B超示 :肿块呈多房性 ,大小 16cm× 15cm ,回声不均。在B超引导下行包块穿刺 ,抽出较多暗红色血性液体。手术中见肿物大部分位于腹膜后 ,与回肠紧密相连 ,累及膀胱。临床诊断 :腹膜后肿瘤 (恶性 )。病理检查 带有回肠的囊性肿物一个 ,17 0cm× 15 5cm× 8 0cm ,切面多囊性 ,囊壁厚薄不均 ,0 1cm~ 1 2cm ,囊内为暗红色出血坏死物 ;部分为实性 ,呈灰白灰褐色 ,质脆 ,肿块呈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的临床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发生于幼儿骨的多发性KHE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的观察,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患儿以下肢跛行为症状,影像学示骨多发不规则骨破坏区,周围见硬化,骨皮质中断,软组织影向外突出.临床未见卡梅综合征(Kabasach-Merritt syndrome,KMS).光镜下肿瘤由增生的小血管和梭形细胞构成,呈不规则结节状或分叶状分布,浸润性生长,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并见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排列呈巢,似肾小球样结构,后者边缘有月牙状血管裂隙形成.免疫表型:瘤细胞呈CD31、CD34强阳性表达,部分细胞SMA和D2-40阳性,上皮样细胞CK阴性.结论 KHE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儿童和婴幼儿的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须与卡波西肉瘤和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等鉴别,病变彻底切除是治疗KHE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 ,5 3岁。因反复黏液血便 3月余入院。病程中患者时有下腹隐痛 ,有时粪便的前半部分为鲜红血性 ,后半部分为暗褐色似柏油样。肛检 :距肛门 10cm可触及一肿物 ,指套表面有血迹。肠镜检查 :黏膜面有一 3.5cm× 3.0cm大小的溃疡型肿物 ,周边稍隆起 ,活检病理诊断 :黏液腺癌。行直肠癌根治术 ,术中除发现直肠肿物外 ,空肠上段系膜处还见一约 4.5cm× 3.0cm大小的肿块 ,一并切除送检。病理检查 巨检 :送检直肠一段 ,长 18cm ,距下切端 2 .5cm处可见一溃疡型肿物 ,大小 3.8cm× 3.0cm ,周围黏膜呈唇状隆起 ,切面灰白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口腔扁平苔藓组30例、口腔白斑组60例(根据病理再分为轻、中、重度非典型性增生3个亚组)、观察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30例、健康组30例,四组患者均行P-gp和ABCG2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组阴性,口腔白斑组P-gp和ABCG2阳性率均随恶性度增加而上升,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P-gp阳性率分别为15%、25%、40%,ABCG2阳性率分别为10%、20%、2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表达阳性率为89%,ABCG2的表达阳性率为81%,对照组P-gp和ABCG2的表达率分别是61.5%和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检测P-gp、ABCG2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可辅助临床制定化疗方案及推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20岁。发现腹部膨隆7个月,近3个月腹胀伴便秘,无腹痛、便血,按慢性胃肠炎治疗未见好转。查体:腹稍隆起,于中下腹部扪及肿块,占满盆腔,边界清楚,活动性差,表面光滑,无压痛,质地硬。B超示中下腹巨大实性包块;CT平扫于中下腹腔内见大小约17·5 cm×15·2 cm×11·2cm实性包块,位于膀胱上方,与子宫、附件无明显联系,边缘完整,疑为良性肿瘤。术中见腹腔内有一约17 cm×15 cm的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脏器无粘连,肿瘤与阑尾相连,切除阑尾及肿块送检,冷冻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肿瘤。病理检查巨检:扁圆形肿物1个,大小19 cm×18 cm×6 cm,表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F-κB、COX-2的表达与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癌这两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对照正常口腔组织16例,检测实验组30例口腔癌组织并含有口腔苔藓病变组织中NF-κB、COX-2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癌的表达与发病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中NF-κB和COX-2的表达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F-κB表达与口腔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OX-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NF-κB与COX-2的表达无相关,口腔癌中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53(P<0.01)。结论:NF-κB和COX-2与口腔癌的形成有关,两者与口腔癌的转移有一定关系。NF-κB与COX-2在口腔癌中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它们在口腔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