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STOX1、T-cadherin与子痫前期患者生化指标、子宫动脉超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温州市中医院产科门诊或者病房进行检查或住院的孕28~34周孕妇70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同期在本院行常规产检、孕28~34周的正常孕妇1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血清STOX1、T-钙粘蛋白(T-cadherin),外周血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尿素(Ur)、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子宫动脉超声指标[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的差异,分析子痫前期孕妇血清STOX1、T-cadherin水平与生化指标、子宫动脉超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STOX1的水平高于对照组,T-cadherin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外周血ALT、AST、GGT、U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外周血Cr、UA、Cys-C的水平高于对照组,S/D、P...  相似文献   
2.
急性百草枯中毒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百草枯(Parquat,PQ,又名对草快,克芜踪,泊拉夸特,克灭踪)为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因其良好的除草效果而被广泛使用。急性百草枯中毒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农药中毒。因其中毒致死量小,且常累及肺、肾、肝等全身多个器官,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85%~95%[1]。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294例洗胃患者的临床特征, 描述急性中毒洗胃操作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就诊的294例急性中毒洗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进行各年之间的相关参数(毒物种类、洗胃量、中毒至洗胃时间等)比较。结果 2019年至2021年共653例急性中毒患者, 294人进行洗胃, 年龄(44.2±20.1)岁, 男性134人(45.6%)。进行洗胃的主要原因为农药中毒(52.72%)、药物中毒(42.86%)。43.8%的患者洗胃量在10 L以内、32.7%的患者在10~20 L。摄入毒物后60 min内洗胃患者占45.3%, 其次为61~120 min占25.8%。在院病死率17.7%。洗胃常见并发症:消化道出血(55/121)发生率45.5%, 吸入性肺炎(54/140)发生率38.6%, 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低钾20.1%、低钙28.2%、低钠9.2%。各年份组间比较发现, 洗胃人数占中毒人数的比例为58.85%vs. 46.60%vs. 32.41%, 呈逐年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不同时间点洗胃(gastric lavage,GL)清除猪胃内百草枯(paraquat,PQ)的效果,以及对血浆PQ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17头健康雌性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Q组(n=6)、PQ+1 h GL组(n=6)、PQ+6 h GL组(n=5).所有动物按60 mg/kg经胃管注入40% PQ原液,PQ+1 h GL组和PQ+6 h GL组分别在1h和6h经胃管给予20 L温水单次洗胃,监测生命体征及血药浓度并持续观察24h,LC-MS法测量血浆及HPLC法测量胃洗出液中的百草枯浓度.结果 PQ组、PQ+6 h GL组和PQ +1 h GL组的24 h存活率分别为66.7%、80%、100%;血PQ峰浓度(μg/mL)分别为(5.12±3.38)、(3.99 ± 1.24)、(1.96±1.83);PQ+1hGL组和PQ+6 hGL组洗出液的PQ含量占总摄入量的(24.46±6.49)%vs.(30.72±9.86)% (P>0.05);前10 L和后10 L的洗出液中PQ的清除比例:PQ+1 h GL组为(20.44±5.59)%vs.(4.02±1.82)%(P<0.01),PQ+6 h GL组为(26.17±7.19)%vs.(7.03±4.29)%(P<0.01).结论 1h和6h洗胃均能有效清除PQ,减少24h病死率;尽早洗胃(1 h)能更明显降低血浆PQ峰浓度;洗胃液在后1/2体积(后10 L洗出液)时清除百草枯的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顶椎区多棒矫形联合远端脊柱后柱截骨术(posterior column osteotomy,PCO)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20年2月行后路手术、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角≥90°)病人共48例,所有病人均行远端PCO截骨,依据矫形情况分为顶椎区多棒矫形组(21例)和传统双棒矫形组(27例),在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进行影像学和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简明量表调查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naires-22,SRS-22)评估,比较两组的影像学参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等,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双棒矫形组随访(37.2±8.8)个月,多棒矫形组随访(31.6±7.6)个月。传统双棒矫形组手术时间为(430.8±79.1) min,长于多棒矫形组的(331.2±97.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病人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多棒矫形组的矢状面矫形丢失显著高于双棒矫形组(3.7°±0.9° vs. 2.3°±1.0°),椎弓根螺钉拔出发生率显著低于双棒矫形组(4.8% vs. 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双棒比较,顶椎区多棒矫形技术联合远端PCO截骨具有相似的矫形效果,手术流程更简便,术中螺钉拔出率低,对于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矢状面矫形丢失需要长期随访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均以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心力衰竭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1周内再住院例数.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在改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症状、再住院率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L4/5单节段融合术后椎间高度指数恢复情况对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radiographic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rASD)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 年3月~2014年3月行L4/5节段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手术病例354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58例入组,将其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40岁,16例,A组)和中年组(41~60岁,42例,B组)。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L4/5椎间高度指数(intervertebral height index,IHI)、脊柱-骨盆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分析rAS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术中是否将IHI恢复至正常值范围,进一步将病例分为IHI恢复组(青年组与中年组分别为A1、B1组)和未恢复组(青年组与中年组分别为A2、B2组),比较各组rASD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9.3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指标(VAS、ODI及JOA)均显著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发生rASD者23例(39.7%)。A1组无rASD发生(0/6),A2组共发生rASD发生1例(1/10,10%);B1组发生5例(5/16,31.25%),B2组发生17例(17/26,65.4%),两组间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1)。rASD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随访时间、术后L4/5的IHI及术后LL,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L4/5的IHI是显著的危险因素(OR=17.1,P<0.001)。结论:后路L4/5单节段融合术后,对于41~60岁的患者,术中将IHI恢复至正常值参考范围,可以减少rA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继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预后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30例,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继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为36.92%;继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发病后21d死亡率为47.92%,明显高于未继发全身...  相似文献   
10.
正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不利于患者内环境的稳定,降低患者免疫力。研究~([1])显示,有41%的患者在复苏室,30%的患者在术后第1天,19%的患者在术后第2天经历了中度到重度疼痛,联合应用现有的技术以及多模式镇痛是患者术后镇痛的最佳方式~([2])。多模式镇痛是指通过联合多种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不同镇痛方法,阻断疼痛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时相和靶位,削减外周和中枢敏感度,进而促使其治疗效果最大化~([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