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间 60例小肠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3D打印骨折模型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因复杂髋臼骨折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要求并愿意参与研究的92例患者实施常规入路手术。随机选出46例患者采用术前辅助3D打印技术(3D组)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另46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案(传统组),对比两种方案对手术相关指标、骨折复位情况、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3D组和传统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两组总体复位满意度均较高,3D组略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在疼痛、运动幅度和步行能力三个方面比较,3D组均略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传统组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35%,较传统组13.04%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辅助3D打印技术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失血量,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侵袭能力及乙酰肝素酶(HPSE)mRNA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SGC-7901细胞体外培养,以0.125、0.25和0.5mg/m l不同浓度苦参碱进行预处理48h后,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培养细胞HPSE 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及趋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苦参碱处理组SGC-7901细胞HPSE mRNA的表达和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均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其抑制效应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组间比较,P<0.01。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下调SGC-7901细胞HPSE mRNA的表达而显著抑制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及骨折内固定手术临床疗效。方法:置换组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内固定组患者给予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预后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费用等。结果: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内固定组,但其手术费较高;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1.76%,显著低于内固定组的31.58%;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均较为满意,但置换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股骨颈骨折患者实际情况,如病情、骨质疏松程度、经济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一类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破坏的疾病.该病治疗困难,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昂贵,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等治疗手段逐渐广泛应用.为探究PTA联合VSD对糖尿病足的疗效,笔者对7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6年起,采用足底穿支为蒂的足背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远端深部组织外露的皮肤缺损5例,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钢筋骨水泥“人工椎体”在脊柱转移瘤切除后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行病椎切除、椎体重建术。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A级1例,C级7例,D级10例。胸椎11例均实施一期前路手术,其中7例行肿瘤椎体切除、钢板骨水泥椎体重建术,4例行肿瘤椎体切除、钢板骨水泥椎体重建及内固定术;腰椎7例一期后路内固定加前路肿瘤椎体切除、钢板骨水泥椎体重建术5例,一期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二期前路肿瘤椎体切除、钢板骨水泥椎体重建2例。结果术中病灶清除较为彻底,术后影像学显示内固定确切,手术均成功并获得满意疗效。随访4~28个月,术后胸背痛完全消失,术后ASIA神经功能分级:A级1例,D级5例,E级12例。1例4个月因脑转移死亡,其他17例存活时间8个月以上。结论钢板骨水泥“人工椎体”在脊柱转移瘤切除后重建术,可使患者早期自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方式应用氨甲环酸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初次行单侧TKA的病人,依照入院时间依次分配至A、B、C组,每组30人。A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B组采用静脉滴注,C组采用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术后第1、3、5天复查血红蛋白(Hb)值,记录三组病人术后24 h内的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例数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三组病人术后第1、3天的Hb值较术前持续显著下降,B组下降最多,A组次之,C组最少;术后第5天较术后第3天稍有升高,但Hb值仍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术后24 h,B组的引流量和总失血量最多,A组次之,C组最少,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的输血率(3.3%)显著低于A组(20.0%)和B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术后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在单侧TKA中应用氨甲环酸对减少手术出血和降低术后输血率有显著作用,且静脉联合局部注射用药效果更佳,止血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及骨折内固定手术临床疗效。方法:置换组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内固定组患者给予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预后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费用等。结果: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内固定组,但其手术费较高;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1.76%,显著低于内固定组的31.58%;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均较为满意,但置换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股骨颈骨折患者实际情况,如病情、骨质疏松程度、经济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3D打印模型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和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9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3D打印模型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51例)和对照组(采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43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采用HSS评分标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