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膜瘤患者手术相关生存质量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的手术相关生存质量,为全面评估脑膜瘤手术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参照WHOQOL-100及Karnofsky量表,设计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147例脑膜瘤患者及正常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应用工作曲线(ROC)确定生存质量满意值,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分析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认为生存质量≥70分为获得满意生存质量.除心理功能外,脑膜瘤患者术后生理、独立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P<0.001).结论手术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生存质量;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试有利于对脑膜瘤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是最常见的脑出血疾病之一,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首位。脑出血后早期外科手术清除基底节血肿不仅可以减轻血肿压迫导致的颅高压和脑水肿,还可以减少血肿吸收过程中释放出的各种毒性介质造成的间接伤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1-2])。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方式较多,其中显微外科手术可有效清除血肿,尽早消除颅内血肿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神经功能损伤,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我科近年来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结合神经内镜技术及锁孔技术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下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对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并经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3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手术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总计39条责任血管中,动脉接触25条,动脉压迫6条,静脉接触与压迫8条.2条责任血管者9例(26.5%),小脑前下动脉压迫16例,小脑后下动脉压迫10例,椎动脉压迫3例,基底动脉压迫2例,静脉压迫者8例.32例患者随访2年,2例失访,术后20例(58.8%)抽搐症状立即消失,术后1个月内抽搐逐渐停止者10例(29.4%),1例术后1年左右抽搐才逐渐停止(2.9%),1例患者随访2年仍有间断抽搐发作需继续服用药物,1例有轻度同侧听力下降,其他患者症状均有效控制,无复发. 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非常有效的方法,术中应用微创的理念结合神经内镜的优势仔细辨别相关的责任血管,对面神经根部和远端进行全程探查和有效减压,是直接影响术后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显露前颅底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分别运用直径4 mm,长度18 cm的0°、30°和45°硬质内镜(Karl Storz),在神经导航的引导下模拟手术过程,经双侧鼻腔采用经鼻扩大入路对尸头标本进行前颅底内镜解剖.定量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和显露面积.结果 尸头标本上测量在鸡冠基底部两侧眶内侧壁的距离为平均(34.1 ±4.2)mm,筛板中部两眶内侧壁的距离为(24.7±3.l)mm,两侧前筛动脉之间的距离为(26.8±3.4) mm,两侧后筛动脉之间的距离为(24.3±4.1)mm,前后筛动脉在眶内侧壁的距离为(17.9±2.7)mm.内镜下前颅底可显露的面积是(430.6±53.4) mm2.在磨除筛板骨质后剪开硬膜可见嗅神经、大脑前纵裂和额叶直回.结论 在神经导航辅助引导下,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至前颅底可提供宽广的手术视野,是处理前颅底病变的一种微侵袭方法.熟练的内镜技术、充分的内镜解剖知识和可靠的颅底重建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医学科学研究是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科研管理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强化科研管理意识,实施优良的科研管理方法,才能为“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规划实施作出贡献,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槐果碱对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ASIC)的影响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大鼠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以及槐果碱5、10和20 mg/kg预处理组,每组5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大鼠缺血模型,5、10和20 mg/kg槐果碱腹腔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治疗96 例颅脑创伤后记忆和智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颅脑创伤后记忆和智能障碍患者96例,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片5mg,1次/d, 晚上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常规治疗.治疗期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患者记忆功能、认知功能改善较为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多奈哌齐对颅脑创伤后记忆和智能障碍患者早期治疗效果好, 安全性高, 不良反应少, 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脑膜瘤患者术后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为全面评估手术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了近10年住院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特征及术后转归,随访从3个月-60个月,数据经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 217例患者共行243次开颅手术;良性183例(84.3%)。非典型性20例(9.2%)。恶性14例(6.5%);术后22例复发(10.1%);术前47例,术后31例癫痫发作;术后44例并发神经功能缺失,其中偏瘫34(15.7%)。5例颅内出血均在术后死亡。结论 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术前癫痫发作,肿瘤大小,位置,形状,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特征,术后偏瘫等并发症,肿瘤复发。加强和提高止血技能;提倡“不触及脑”原则;警惕瘤周静脉重要结构可减少癫痫发作发生率;术前影像分析,术中肿瘤范围识别(多中心性,脑浸润性,骨侵蚀性)及术后病理形态的观察。动态CT扫描随访能减少肿瘤的复发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型液体栓塞剂Onyx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液体栓塞剂Onyx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8例脑AVM患者,其中1例病例行二期治疗,共施行9次栓塞.结果 2例患者达到了影像学治愈,2例患者血管团缩小80%~90%,残留病灶术后1个月行γ-刀治疗,3例畸形团缩小50%~70%,1例患者仅栓塞45%.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Onyx具有不粘管,弥散性能好,可控性强等优点,可提高脑AVM的栓塞程度,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静脉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病率及早期诊断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37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均按照静脉血栓预防指南进行了弹力袜和(或)四肢间隙气动压迫的预防性治疗。在术后平均12d进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并通过增强CT扫描明确诊断。结果本组研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5%,在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中肺栓塞发生率为60%,所有静脉血栓患者在临床上均没有症状。结论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中静脉血栓症的发病率很高,在采用了预防措施后部分患者依然不能避免,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对于减少神经外科术后静脉栓塞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