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门诊精神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门诊精神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对策.方法 对500例门诊精神病人进行有关治疗依从性方面的调查,分析影响治疗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及所采取的对策等.结果 治疗依从性差多发生于疾病的复发期(64.9%)和进展期(63.1%),平均持续8.7天.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为:病情较严重、无自知力、药物副作用以及缺乏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所采取的对策为:应用长效针剂、调整剂量、加强监管等.结论 应加强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以提高精神病人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奥氮平与舒必利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病人100例,分为2组奥氮平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0±S11)岁,给予奥氮平2.5mg/d逐渐加至5~10㎎mg/d、PO×4周;舒必利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62±S13)岁,给予舒必利0.3g/d逐渐加至0.4~0.6g/d、PO×4周.结果:奥氮平组和舒必利组经过4WK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83%(P>0.05)、两组在2周末有效率分别为78%和26%(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与舒必利对比显效早、药物不良反应少且轻.  相似文献   
3.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伴幻觉和不伴幻觉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璨  鲁丽娅 《上海精神医学》1999,11(2):93-97,123
目的:比较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有幻觉和不伴幻觉的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2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有无幻觉分为两组,以SAPS、BPRS及自制的妄想症状调查表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无幻觉的患者多数为缓慢起病,妄想以原发性为主;伴幻觉的患者鑫为亚急性或急性起病,除妄想症状外其它各项阳性症状均较无幻觉组严重,但短期疗效反以幻觉组较优。结论:不伴幻觉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妄想症状比伴 幻觉的患者较顽固,且造成了治疗的依从性差、自知力恢复不良,可直接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5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加味龙胆泻肝汤联用小剂量氯丙嗪治疗心肝火盛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55例,并与氯丙嗪组作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29.1%,优于氯丙嗪组(χ2=4.20,P<0.05)。中西医结合组氯丙嗪每天用量236.8±41.8mg,低于氯丙嗪组(t=9.11,P<0.001)。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多见。中西医结合组震颤、便秘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均低于氯丙嗪组(P<0.05或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3例符合CCMD-Ⅲ中躁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丙戊酸钠治疗4~6周的研究,其剂量为0.4~1.4g/d.分别以BRMS、CGI评定疗效和疗效指数,以TESS评定副反应,以TESS总评B项分评定痛苦程度和耐受性.结果丙戊酸钠总有效率64%,显效率56%;副反应发生率32%(有3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退出);平均疗效指数(1.12±0.38);总评B项分接近2分(呈中度痛苦).结论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不失为一种有效药物,但临床实用性不甚满意,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奥氮平治疗门诊常规治疗无效的咽异感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咽异感症患者口服奥氮平或安慰剂治疗,疗程6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奥氮平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SCL-90总分及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低和严重程度轻.结论 奥氮平治疗咽异感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3例符合CCMD-Ⅲ中躁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丙戊酸钠治疗4~6周的研究,其剂量为0.4~1.4g/d。分别以BRMS、CGI评定疗效和疗效指数,以TESS评定副反应,以TESS总评B项分评定痛苦程度和耐受性。结果:丙戊酸钠总有效率64%,显效率56%;副反应发生率32%(有3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退出);平均疗效指数(1.12±0.38);总评B项分接近2分(呈中度痛苦)。结论: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不失为一种有效药物,但临床实用性不甚满意,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按Carpenter关于缺陷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为缺陷型27例与非缺陷型63例,比较同性别两型患者间血清催乳素的差异性;同时与3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缺陷型与非缺陷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性别两型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非缺陷型患者显著低于缺陷型(P〈0.05);与对照组比较,非缺陷型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缺陷型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间血清催乳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较低的结果间接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范攻击行为积累资料。方法对122例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进行一般资料、量表资料调查,并与同期住院且一般资料相匹配的122例不伴攻击行为者(对照组)对照。结果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4.4%;攻击行为者中71.3%发生于住院的第1周内;研究组多数病前性格不良,而且既往多有攻击行为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研究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eRS)总分、思维障碍、激活性和敌对猜疑因子分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者具有其临床特点,必须加强治疗和监护,以防范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