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偏汤"治疗偏头痛56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拟“治偏汤”治疗偏头痛 5 6例 ,收效良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 6例中 ,男 18例 ,女 38例 ;年龄 17~ 5 8岁 ;病程 2~ 2 1年 ;发作次数自每周 1~ 2次至每年 3~ 5次不等 ,发作持续时间自 1 5小时~ 3天不等。具有 :(1)发作性偏头痛 ;(2 )多有家族史 ;(3)青春期发病 ;(4)头痛并有眼部先兆症状 ;(5 )发作时伴有恶心或呕吐等症状。疼痛部位 :单侧颞部者 4 7例 ,双侧额颞部 9例。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川芎 2 0g ,柴胡、地龙各 12g ,当归、香附、菊花、蔓荆子、天麻各 10g ,羌活、僵蚕、白芷各9g ,细辛 3g ,蜈蚣 3条 ,钩藤、白芍各 …  相似文献   
2.
1996年3月至8月我们采用生态学方法治疗滴虫性阴道炎56例,并同时以传统灭滴灵片剂内服外用方法为对照,结果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悬滴法镜检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共114例,年龄20~44岁,无其它系统疾病及传染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8例。  相似文献   
3.
中药贴脐缓解癌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中药粉剂治疗癌性疼痛。方法:通过对60例恶性肿瘤的治疗、观察,采用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作用的中药粉剂,通过神阙穴作用于人体而起到治疗作用,用于缓解各种癌性疼痛。结果:临床实验表明,对癌症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有效率为63.33%。动物实验表明,对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应用中药贴脐疗法对癌性疼痛的缓解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细木工板甲醛在室内环境中的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小型气候箱模拟室内环境,研究温度、湿度、换气率对甲醛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升高温度或增大湿度,都会促进甲醛的释放,导致室内甲醛平衡浓度的升高,温度、湿度与甲醛平衡浓度均符合指数规律。温度的促进作用存在极限值,当环境湿度较高时,甲醛浓度的提高随温度升高趋于平缓。甲醛的平衡浓度随着换气率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温度、湿度及换气率对甲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手术麻醉所产生的应急反应及围麻醉期并发症进行探讨,然后提出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患有不同疾病,对这些患者手术麻醉应激反应及围麻醉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脊柱手术患者、泌尿系统手术患者、胸腹部手术患者以及颅脑手术与四肢手术患者,其应激反应及并发症例数分别为17、19、22、26、18例。结论手术麻醉中出现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现象比较常见,不同手术部位出现的反应也有所差异,临床治疗中必须注意监护,做好围麻醉期并发症的防御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碘羟喹(CQ)对铅暴露大鼠脑组织中铜相关蛋白变化的影响,为铅中毒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Q组、铅暴露组、铅+CQ组及铅+CQ+VB_(12)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CQ组大鼠饮用0.03%乙酸钠饮水,其余3组大鼠饮用0.03%乙酸铅饮水,共9周;之后CQ组、铅+CQ组和铅+CQ+VB_(12)组大鼠腹腔注射CQ(30 mg/kg)1周。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马中铅和铜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铜相关蛋白表达,以HE染色观察海马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铅暴露组大鼠第3天的定位航行时间延长,穿台次数减少;海马中铅和铜含量增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铜蓝蛋白(CP)活力下降,铜伴侣蛋白(CCS、ATOX1、COX17)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暴露大鼠海马的神经元细胞深染,细胞质凝胶。与铅暴露组比较,铅+CQ组大鼠第3天的定位航行时间、穿台次数无明显变化(P0.05);大鼠海马中铅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铜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铅暴露组比较,铅+CQ+VB_(12)组大鼠第3天的定位航行时间明显缩短,穿台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中铅和铜含量分别比铅暴露组下降55.94%和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CQ组和铅+CQ+VB_(12)组大鼠海马中CP活力均高于铅暴露组,铅+CQ+VB_(12)组CCS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铅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表明,CQ注射后铅暴露组大鼠海马中深染细胞减少。结论 CQ能够改善大鼠认知功能,这可能与改变某些铜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提示CQ可用于修复铅中毒导致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与阴性,是否行手术治疗,术后是否行辅助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者的5a无病生存率和5a总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5a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的因素。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5a无病生存率在肿瘤大小,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与阴性,是否行手术治疗,术后是否行辅助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a总生存率在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与阴性,术后是否行内分泌治疗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HR=1.231,95%CI:1.109~1.463,P=0.012)、ER阳性(HR=2.325,95%CI:1.023~3.098,P=0.027)、PR阳性(HR=3.983,95%CI:2.065~4.639,P=0.015)、行手术治疗(HR=0.603,95%CI:0.401~0.890,P=0.047)、术后内分泌治疗(HR=0.780,95%CI:0.753~0.808,P=0.035)为影响5a无病生存率的因素;腋窝淋巴结转移(HR=1.174,95%CI:1.008~1.643,P=0.008)、ER阳性(HR=1.267,95%CI:1.023~2.498,P=0.036)、PR阳性(HR=2.048,95%CI:1.450~3.906,P=0.029)、术后内分泌治疗(HR=0.451,95%CI:0.294~0.803,P=0.027)为影响5a总生存率的因素。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ER阳性、PR阳性、行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与老年乳腺癌患者5a无病生存率、5a总生存率有关;手术、内分泌治疗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治疗可提高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凉山州艾滋病病毒I型(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传播途径和病毒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运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2009年凉山州266份血浆样本中HIV的gag基因片段。对获得的核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凉山HIV-1的流行毒株为CRF07_BC和CRF08_BC毒株,其中CRF07_BC比例为98.3%,为最主要的流行毒株。266份HIV-1阳性样本中,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者的比例为63.5%,其次为异性性接触感染者,比例为14.3%。结论凉山HIV-1感染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静脉注射吸毒,最主要的流行毒株是CRF07_BC毒株,具有共同的病毒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网膜形态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收集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共53例(106只眼)以及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20例(40只眼),对PD患者进行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评分、简易认知评估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根据认知量表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PD认知正常组21例,PD认知障碍组32例。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测定受试对象视盘周围上、下、鼻、颞象限及对应的12钟点象限视网膜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厚度,以及黄斑区厚度、黄斑容积。结果PD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相比,H-Y分级更高(P=0.037)、ESS得分更高(P=0.014)。PD认知障碍组、PD认知正常组、健康对照组OCT视觉参数分析比较,视盘颞侧9:00钟方向RNFL厚度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亚组间比较,PD认知障碍组较认知正常组变薄(P=0.006)。三组黄斑区容积、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厚度、外环厚度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亚组间比较,PD认知障碍组较认知正常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显著变薄;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PD患者中MOCA得分(r=0.317)、定向力分数(r=0.416)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呈正相关。结论病情严重程度、嗜睡的发生情况是PD发生认知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PD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视网膜纤维层和黄斑区结构的异常,特别是MOCA得分越低、定向力得分越差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越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