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红瑾  刘江建 《海峡药学》2006,18(6):179-181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1994年~2006年共13年进行文献检索,对100例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ADR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神经、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密切相关因素为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及完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上蛇毒血凝酶所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 CNKI)及《万方数据库》2001年1月~2015年9月收载的中文医药期刊,以蛇毒血凝酶、不良反应、低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溶解症为检索词,从中获得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11个病例报道并从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给药方案、纤维蛋白原含量、转归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高龄合并凝血因子缺陷患者慎用蛇毒血凝酶;外科手术后患者选用蛇毒血凝酶止血要注意给药剂量和疗程;如果出现低纤维蛋白血症可输血浆、冷沉淀及人纤维蛋白原纠正。结论蛇毒血凝酶止血作用疗效确切,但在用药过程要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利伐沙班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入选标准筛选纳入服用利伐沙班的NVAF患者132例,以HPLC-MS/MS法测定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用Sanger法测序对ABCB1的3435CT、1236CT和2236GA进行位点分型,用NONMEM法建立NVAF患者利伐沙班PPK模型,并使用Bootstrap和NPDE法验证。结果:PPK最终模型为:CL/F(L/h)=7.6×(GFR/80)~(0.429),V/F(L)=106。结论:肾小球滤过率是影响NVAF患者利伐沙班清除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建立的NVAF患者利伐沙班PPK模型稳定、可靠,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临床NVAF患者利伐沙班个体化给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门诊药房柜台型与窗口型调剂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红瑾  庄将协 《海峡药学》2007,19(2):124-125
目的 从调剂模式角度讨论门诊药房适应新时代药学发展要求的改革措施.方法 结合实践对医院门诊药房柜台型调剂模式与窗口型调剂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医院门诊药房调剂模式由窗口型改变为柜台型,改变了医院药房服务模式,有助于门诊药师改变服务观念,拓宽业务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患者取药更方便,信任度提高,合理用药有保障.结论 门诊药房由窗口型改变为柜台型调剂模式具有显著优越性,是医院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处方审查工作发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7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急诊处方4800张,进行回顾性逐一审查分析。对198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主要有溶媒不当、用法用量不当、药品处方量不当、择药不当等7种类型。结论药师应重视审方工作并提高审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个体化原则优化选择长效DHP-CCB。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分析模型,应用yaahp 9.1软件逐级对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根据结果选择权重最大的备选方案为最优方案。结果:结合实例对疗效、安全性、日成本及对疗效各影响因素重要性的综合评估,4种长效DHP-CCB的权重分别为非洛地平缓释片0.3236,硝苯地平控释片0.2723,氨氯地平0.2086,拉西地平0.1945。非洛地平缓释片为最优方案。结论: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利用yaahp 9.1软件可以简洁实用地选择最优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 NT)的镇痛活性和对离体蛙腹直肌N2-AChR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三种模型(电刺激-嘶叫法,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NT的镇痛活性,并观察NT对ACh所致蛙离体腹直肌收缩的影响。结果 NT能提高电刺激-嘶叫法,热板法的痛阈,抑制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NT镇痛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给药后2 h起效,5 h达峰。NT能使ACh引起的蛙腹直肌收缩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结论 NT对三种致痛模型均有确切的镇痛活性,NT对N2-AChR的拮抗作用为竞争性拮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吉非替尼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查阅吉非替尼相关的国内外资料,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吉非替尼单药或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检索2010-2012年〈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公开发表的与过敏性休克有关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抗微生物药品中药注射剂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居前2位;静脉滴注发生率最高,占67.86%;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在用药后5min内,占57.6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