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应用价值。方法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块后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类癌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灶,使病灶与肌层分离;(2)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5例直肠类癌患者,肿瘤直径0.4~1.2(平均1.1)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0-45(平均35)min;术中创面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不需再次肠镜下止血。1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全部经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以往需要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99年3月至2005年3月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的21例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20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5.2%,其中4例采取经内镜钳道(TTS)方式释放支架,16例为经导丝直接释放支架.19例支架放置后1-3d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临床有效率为90.5%,平均生存期4.5个月.1例术后出血,予保守治疗而愈.1例术后1个月支架移位,1例术后2个月肿瘤向支架内浸润生长,导致梗阻复发,均予放置第2根支架后缓解.结论 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十二指肠镜括约肌切开胆总管结石的处理(附1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各种方法处理不同大小的胆总管结石。方法:于1986年3月至1996年9月经内镜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168例,其中单颗结石63例,2颗结石56例,3颗以上结石49例,最多一例8颗结石,结石的直径为5~25mm不等。结果:165例(98.2%)切开成功,3例失败。161例(95.8%)结石排出,其中96例(59.6%)结石自然排入肠道,57例(35.4%)采用网篮或气囊取出结石,6例(3.7%)采用碎石网篮碎石后排出,2例(1.2%)经震波碎石后排出。术后出现胃肠道出血1例(0.6%),胰腺炎1例(0.6%),胆管炎3例(1.8%)。48例术后行胃肠钡餐检查,43例胆道内无钡剂返流,2例胆道内有积气,3例有钡剂返流入胆道,但无临床症状。结论:EST是目前治疗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元胡止痛片巾欧前胡素和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欧前胡素和延胡索乙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对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各因素对元胡止痛片中这两种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以样品25倍量的60%乙醇超声提取1小时,元胡止痛片中两种成分含量较高。结论:所得方法快速,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5.
内镜治疗胆总管残留或复发性结石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 )治疗胆总管残留和复发性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经EST和EPBD共治疗胆总管结石368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结石205例,胆道术后复发性结石163例.对于<10mm结石采用EPBD治疗,>11mm采用EST治疗.结果 362例(98.4%)治疗成功. 其中4 6例经内镜治疗后结石自然排出,283例采用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结石,28例采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取出,5例经震波碎石后排出.28例经2~3次再次取石后取净.总的并发症发生率3.0%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管炎4例,胰腺炎6例.124例术后行胃肠X线钡剂检查,118例胆管内无返流,2例胆道内有积气,4例有钡剂入胆道.结论 EST和EPBD治疗胆道结石具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胆总管残留或复发性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的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汞的方法 .方法 化妆品采用微波消解,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中的汞.结果 汞浓度在0~0.20 μg/L范围内与原子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1,方法 检出限为0.0066 μg/L,回收率为91.31%~96.77%.结论 方法 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应用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可测定化妆品汞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在胆囊切除术后问题病因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6例胆囊切除术后问题病人行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明确病因后,对胆管结石者行括约肌切开术(EST)和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后取石;对乳头炎性狭窄者行EST或EPBD治疗;对乳头旁憩室压迫乳头开口和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者行EPBD治疗;对乳头肿瘤和肝门胆管癌行胆管内支架(EMBE);对化脓性胆管炎、继发性胆总管多发结石、结石难以一次取净及术后胆瘘、胆管中段狭窄者行ENBD。结果 371例(96.1%)ERCP成功。未发现异常30例。胆管结石243例,235例经1-3次内镜取石后取净。乳头炎性狭窄39例,经EST或EPBD治疗1次成功。乳头旁憩室压迫乳头开口9例,SOD 7例,行EPBD治疗1次成功。胆管中段狭窄16例,11例行ENBD成功。乳头肿瘤6例,肝门胆管狭窄5例,行内支架治疗后黄疸减退。胆囊切除术后胆瘘6例,行ENBD治疗成功,避免再次外科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胆囊管结石残留4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5.7%。结论 ERCP能及早发现胆囊切除术后问题确切病因并给予相应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8.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浆过氧化脂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测定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表明病毒性心肌炎时LPO含量显著升高(慢性高于急性),合并有脑电图变化者升高尤为明显,LPO与血清酶谱无相关关系。经丹参加维生素C治疗后,症状好转,血浆过氧化脂质水平下降。本文对血浆LPO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心肌炎伴发脑电图变化中的作用及丹参、维生素C的疗效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土木香能否代替青木香用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考证土木香是否可以代替青木香用药。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比较土木香和青木香在植物来源、功能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不同。结果与结论:土木香和青木香在上述各方面均不相同,二者不应替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