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的经验及体会。认为,对硕士生的临床带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措施要得当,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镜控制下经鼻-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 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9例。结果 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2例。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2例;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1例,尿崩、高热、意识障碍1例。无死亡。结论 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照明良好、视野开阔、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脑积水是由于各种颅脑疾病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所致脑室系统脑脊液增多的常见临床疾病之一,可以导致颅压升高,危及生命.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但分流术常由于各种手术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5年5月对262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49例出现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原大鼠颅脑损伤局部脑组织氧分压变化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模拟高原条件下大鼠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实验模型,探讨模拟高原颅脑战伤伤情特点,为高原颅脑战伤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民用射钉枪射击建立大鼠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模型;通过低压氧舱模拟高原条件,并与正常平原环境条件下对照,观察模型的伤情特点;应用LICOX CMP组织氧监测仪进行局部脑组织氧分压动态监测.结果本实验条件下所制备的大鼠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伤情稳定,可重复性好;局部脑组织氧分压于伤后1 h开始明显下降,在伤后24~48 h下降到最低,之后开始恢复;高原对照组与平原对照组相比,局部脑组织氧分压无明显差异,在伤后1 h仍无明显差异,在伤后6~72 h高原组则明显低于平原组.结论通过民用射钉枪射击致伤,并结合低压氧舱持续减压,可以成功建立模拟高原条件下大鼠低速低能投射物所致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与平原对照组相比,高原缺氧对照组大鼠局部脑组织氧分压无明显变化,但模拟高原条件下开放性颅脑损伤伤后伤区局部脑组织缺氧下降更为严重、持续时间更长,表明局部脑组织氧分压监测能较好地反映颅脑损伤后缺血缺氧状态,尤其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效果及其术后颅内压(ICP)监测的意义。方法采用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6例,其中术后行ICP动态监测9例。结果术后患者症状缓解33例(91.7%),复查头颅CT或MRI示脑室系统较术前缩小;3例(8.3%)肿瘤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症状缓解不明显,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本组无死亡病例。9例术后行ICP监测结果示:①ETV术后18h内平均ICP〈10mmHg,18h后平均ICP轻度上升,稳定于10-12mmHg之间,肿瘤引起的脑积水ICP上升较快;②4例单纯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术后使用甘露醇,用药后1-2h ICP下降1-2mmHg,2h后ICP逐渐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①ETV后18h内ICP稍低,可能与术中放出脑脊液过多有关,可暂不应用脱水药物;②肿瘤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变。  相似文献   
6.
脊髓动脉瘤罕见,一组2000例脊髓动脉造影仅发现1例。1981年Vincent复习文献,不伴AVM的脊髓动脉瘤连其本人1例共6例,内3例脊髓前动脉瘤中,仅他的1例术前确诊并成功夹闭。新近我院收治1例颈6段脊髓前动脉瘤,术前经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并直接将动脉瘤消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7.
术中颅脑B超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术中颅脑B超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经验。方法:开颅后在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使用ALOKA型B超,结合术前的影像学资料,进行病变定位,选择手术路径后,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并用B超判断切除程度。结果:32例中,31例定位准确。其中27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术后2例症状加重,其余患者神经功能保留良好。讨论:术中颅脑B超可以实时显示病变的部位与轮廓,有助于病变的术中定位,减少了手术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诊疗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70例。结果:70例脑转移瘤中孤立性转移瘤34例,多发性转移瘤36例。肺癌尤其是肺腺癌是脑转移瘤的主要来源。肿瘤的脑转移不仅发生于肿瘤晚期,也发生于肿瘤早期。结论:①手术加放疗是目前孤立性脑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手段,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多发性脑转移瘤的治疗趋势;②血脑屏障及肿瘤多药耐受性是影响脑转移瘤化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用SEG-801g医用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不锈钢丝网板(简称硅胶板),进行84例颅骨成形术的经验。优良率占85.7%,失败率8.3%,无颅内并发症及死亡。认为硅胶板具有(1)组织反应轻微,既可预制,又可临时配制使用;(2)不会脆断碎裂,受强力打击后,不向颅内凹陷;(3)不影响X线检查;(4)塑形方便,省工省时;(5)整形效果满意;(6)消毒方法简便多样,消毒后理化性质不变。较热硫化硅橡胶、金属类及塑料类形成材料有突出优点。尤其适用于伴有癫痫大发作的大片颅骨缺损。讨论中指出,失败病例中,有3例如手术中、手术后处理得当,可避免失败,如除去这一部分,失败率为4.8%。并提出提高成功率和进一步改进硅胶板质量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板颅骨成形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975开始,我院与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协作,研制出一种SEG-801医用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并与不锈钢丝网复合,制成硅橡胶不锈钢丝网板(简称硅胶板)。经动物实验后,1976年成功地用于临床。自1979年2月起,到1983年底共进行颅骨成型术96例,取得比较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