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面积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大面积脑梗塞 6 0例进行临床分析 ,从而探讨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减少误诊 ,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例晚发性雌生素K缺乏症的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皂角籽总生物碱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为充分利用皂角籽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料液比为(g:ml)1∶9采用酒精回流提取法。提取时间是1 h,提取两次。采用打孔法考察了皂角籽总生物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阴沟产气荚膜梭菌、炭疽芽孢杆菌的抑菌性能。结果:皂角籽提取物中总生物碱含量为2.06mg/ml,皂角籽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炭疽芽孢杆菌抑菌作用较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抑菌作用较弱,对阴沟产气荚膜梭菌没有抑菌作用。皂角籽总生物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0、400、400、200、200mg/ml。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的多发病,表现为症状不典型,病死率高,为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30例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彩芳 《大家健康》2016,(12):194-195
目的:调查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以7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组,以75例在本院分娩未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高危因素,给予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药物或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残留、植入,软产道损伤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属于危险因素。研究组72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后,71例均明显好转,有效率为98.6%。结论:难治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比较多,医生应在产妇分娩时密切注意,产妇一旦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后,应立即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 AMI30例 ,于溶栓后观察冠脉再通指标、病死例数、颅内及其他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结果 :溶栓后再通率为 5 6 .6 % ,4周病死率为 6 .7% ,6例溶栓后轻度出血。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 AMI为一种有效、有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马彩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3,7(3):F003-F003
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发症状不典型,早期易延误诊治。为提高对本病首发症状的认识,及早诊断,降低病死率,将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0月共收治的SAH 80例,误诊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探讨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并与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56例中显效42例(75.0%),好转11例(19.6%),无效3例(5.4%),总有效率94.6%。对照组43例中显效22例(51.2%),好转13例(30.2%),无效8例(18.6%),总有效率8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4.5±1.2天和10.4±3.6天),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人对氧磷酶-1(PON1)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意义和免疫浸润分析。方法 首先使用在线数据库TIMER、HCCDB和Kaplan-Meier Plotter,获得HCC患者PON1的基因表达水平及预后价值。并收集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HCC患者的癌及癌旁肝组织,检测PON1基因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相关参数,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与肝癌患者预后有意义的参数并构建预后模型。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特征。结果 PON1的基因表达水平在HCC组织中均显著低于癌旁,且PON1低表达与HCC的预后不良相关(P<0.05)。PON1 mRNA水平、BCLC分期、CNLC分期、T分期、微血管侵犯(MVI)数量、血管侵犯、血清AFP水平与HCC预后显著相关(P<0.05)。BCLC分期、血清AFP、PON1 mRNA表达水平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三个指标建立的1、2、3年总生存期预后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临床实用价值(C-index=0.757)。免疫浸润分析显示,P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