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源性CO对LPS攻击时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血气分析监测大鼠呼吸参数,在1、3、6 h的时点上,分别对空白组、脂多糖组(LPS,5 mg/kg)、低浓度CO吸入组(CO 250 mL/M3)、腹腔内CO注射组(CO 2 mL/kg)、脂多糖CO吸入组(LPS 5 mg/kg+CO 250 mL/M3)和脂多糖血症CO腹腔内注射组(LPS 5 mg/kg+CO 2 mL/kg),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肠道丙二醛(MDA)含量,用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应用RT-PCR检测肠道组织内的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的变化。 结果: 给予250 mL/M3的CO持续吸入以及2 mL/kg的CO腹腔内注射,在1、3、6 h时点上,大鼠无缺氧情况的出现。两种方法给予外源性的CO,均降低了内毒素血症时大鼠肠道组织中的MDA含量,提高了SOD的活性,同时诱导了肠组织的HO-1 mRNA 的表达。 结论: 低浓度的CO吸入(250 mL/M3)和一次性腹腔内注射CO(2 mL/kg)补充对大鼠是安全的,补充低浓度或小剂量的外源性CO可以对脂多糖血症肠道提供保护作用,并可以刺激HO-1的产生,促进内源性的CO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P D)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炎症因子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0年收治的进行P D 的尿毒症患者26例,正常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透析前和透析后1、30、90d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C 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8(IL-8) 、并选用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血清瘦素治疗后90d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1d、30d、90d与治疗前比较,P<0.05.C R P治疗后1d、30d、90d与治疗前比较,P<0.05.TNF水平治疗后30d、90d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IL-6水平治疗后1d、30d、90d与治疗前比较,P<0.05.IL-8水平治疗后30d、90d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PD具有显著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及TNF、CRP、IL-6、IL-8炎症因子作用明显,能改善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提高CRP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人群相当广泛,包括健康者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早多是起源于RVOT的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及致心律失常因素基础上的室早,药物控制较差,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目前尚有争议,未广泛开展。本文总结我院22例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RVOT频发室早患者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评价其治疗RVOT频发室早的安全性和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5.
例1:女性,25岁,呼吸困难3月。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97/56(68)mmHg,肺循环阻力2623达因·s·cm^-5·m^2,心脏指数2.0 L·min^-1·m^-1,腺苷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阴性;6 min步行距离421m,Borg scale呼吸困难分级5级。例2:男性,59岁,呼吸困难2年。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83/46(56)mmHg,肺循环阻力2502达因·s·cm^-5·m^2,心脏指数1.8 L·min^-1·m^m-1,腺苷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阴性;6 min步行距离221 m,  相似文献   
6.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抢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以往多选择经股静脉途径,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临时起搏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完成心脏起搏。但是大多数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搬运至有放射设备的手术间。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借助右心系统血流的动力将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合适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CHD)患者91例,分为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非CHD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8、TNF-α和IL-10浓度并分析。结果:CHD患者血清IL-1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SAP组相比,ACS组血清IL-18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IL-10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IL-18的水平逐渐增高。结论:IL-18、TNF-α和IL-10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程度和稳定状态,可作为监测病情的临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采用带示指固有伸肌腱和桡神经浅支的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肌腱同时缺损8例。皮瓣全部成活,伸屈肌腱功能恢复良好。一、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2—45岁。急诊修复5例,二期修复3例。伤口:电击伤3例,热压伤2例,撕脱伤2例,车祸1例。拇指背侧皮肤缺损6例,拇掌侧皮肤缺损2例,缺损面积在2.2—2.5cmx3.0~3.5cm范围内。8例均伴指骨外露,2例合并指骨骨折。伴拇长伸肌腱缺损6例,拇长屈肌腱缺损2例,肌腱缺损长度在2.0—4.0cm范围内。手术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技术)对寻常型银屑病(湿热证)患者的血清蛋白进行定量分析,探求其与正常人的差异性表达蛋白质,从蛋白组学角度揭示湿热证的部分内涵。【方法】取寻常型银屑病(湿热证)患者(15例)及正常人(10例)血清,予纯化、去丰度等处理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分离,经iTRAQ特异性标记酶解后的肽段,采用串联质谱分析鉴定其差异蛋白。【结果】共鉴定出787个蛋白质组,具有生物信息学分析(gene ontology , GO)功能注释的蛋白质共有718个;与正常人比较发现了651个显著性差异蛋白(P<0.05),其中有强显著性差异的蛋白418个(P<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湿热证)患者血清中存在与正常人有差异性表达蛋白,但哪种蛋白在辨别寻常型银屑病“湿热证”中处于关键地位,以及湿热症状与蛋白之间的关系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研究肝硬化脾切断流术后血栓形成因素可以更好的做好血栓的预防及治疗。为此,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行脾切断流术121例,探索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相关因素。1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16年1月肝硬化门脉高压121例,上消化道出血行脾切断流术急诊手术7例,择期114例。男86例,女35例,年龄25~68岁,平均46.47岁。乙肝肝硬化100例,丙肝肝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