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讨论下颌局部义齿唇侧加强体制作防止基托断裂,用来治疗缺失义齿的修复,并对所有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采用加强体制作在预防义齿基托断裂治疗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和跟踪方式对临床中86例义齿基本断裂,采用加强体制作进行治疗和预防.结果 2005年8月我们对86例义齿基托断裂患者采用加强体制作,重点在唇侧加固,克服了过去由于修复义齿后患者经常出现基托断裂现象,避免了患者反复治牙和修复而带来的痛苦和苦恼.本组86例基托断裂患者,男患者54例,女患者32例,年龄在23-63岁,平均45.5岁,在治疗中仅有3例在修复后3年断裂,成功率96.5%.结论 下颌局部义齿唇侧采用加强体制作,预防缺义齿基托断裂,是目前在预防基托断裂最好的方法.它具备了简单易操作、取材方便、搞戴方便、稳固耐用、舒适持久、无痛苦,无毒副作用,费用低深受缺失义齿患者的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用人头发代替缝合线,对口腔颌面部外伤在缝合中的应用,并对处置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疗效观察及总结分析.方法 采取回顾和跟踪方式对166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采用人的头发代替缝合线进行研究.结果 2002年5月到2011年5月我们采用人发线,主要针对口腔颌面部外伤进行缝合,取得了满意效果,其中男患者170例,女患者59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5岁,平均年龄41.5岁,口腔损伤58例,颌面部损伤108例(其中12例复杂性损伤)均采用人发线进行缝合.结论 本组166例口腔和面部外伤采用人发线缝合后,感染几率低,有161例无明显瘢痕,无明显瘢痕率大96.8%,此种缝合方法弥补了用丝线缝合患者所造成的瘢痕过大,出现蜈蚣足样瘢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美容.人发线作为缝合材料,具备了无毒,表面光滑,粗细适中,感染几率少,瘢痕小,抗拉力强,富有弹性,结构致密,性质稳定,刺激小取材广泛,方便又经济,是目前缝合口腔,颌面部外伤最好,最理想的缝合材料.深受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2年10月~2008年6月在耳内镜电视监视系统下,采用鼓膜置管器械行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2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县级三所综合性医院的501名各类职工进行了HBsAg、抗-HBs和抗-HBc的血清学调查,共检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03例,总感染率为40.52%,高于国内外医院工作人员的感染率,表明农村综合性医院工作人员乙旰病毒感染率高于城市医院。感染率在性别间无差异。不同职业之间感染率存在非常显著差别,其中工友、医生、护理人员感染率显著地高于非医疗工作者,显示这类人员存在着职业性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反应模式,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评价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最低检测限、精密度等指标,并将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L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PSA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2~129.6ng/mL,PSA的最低检测限为0.018ng/mL,检测PSA的批内CV为2.18%~2.28%,批间CV为1.61%~4.18%.用液相芯片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分别对受检血清标本进行PSA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r=0.9984,相关性良好.结论 液相芯片技术具有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节省样品和时间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