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术前行BPF方案化疗在晚期下咽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晚期下咽癌患者行术前化疗+手术治疗,化疗方案为奈达铂+博安霉素+氟尿嘧啶,观察化疗疗效、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颈部增强CT扫描显示CR 4例,PR 32例,NC 6例,PD 1例,有效率66.7%,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9.0%,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0.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4%。结论下咽癌术前行BPF化疗,能缩小病灶,降低分期,提高保留咽喉功能的安全性,且化疗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经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鲜有报道。探讨该术式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2月—2019年1月选取无充气耳后入路完全腔镜下和颈前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各1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满意程度。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住院时间、颈部疼痛、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88.1±13.8)min]较开放组[(60.4±9.4)min]更长,引流液总量[(134.2±62.0)mL]较开放组[(87.1±26.7)mL]更多(P=0.024)。腔镜组可获得更理想的美容满意度(P<0.01)。结论:无充气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对单侧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单侧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应激指标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BG、P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能够有效改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丁金旺  潘钢  项洋锋  张煜  彭友  时晶晶  周力 《浙江医学》2021,43(15):1643-1646,165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评估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PTC合并HT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患者发生患侧CLNM的危险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173例PTC合并HT患者共211侧中央区淋巴结纳入研究,患侧CLNM71侧,转移比例33.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患侧病灶数目、患侧病灶最大径、被膜侵犯和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与患侧CLNM密切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38岁、患侧病灶数目多发、患侧病灶最大径>5mm和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是患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这4个临床特征构建的数学模型(Y=-1.872+0.841×患者年龄+0.863×患侧病灶数目+0.756×患侧病灶最大径+1.892×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对预测PTC合并HT患者患侧CLNM的AUC为0.713,预测的灵敏度为0.6338,特异度为0.7571。结论年龄<38岁、患侧多发病灶、患侧病灶最大径>5mm和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是PTC合并HT患者患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摘 要:[目的] 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及耳后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及美容效果。[方法] 15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自主选择行无充气腋窝入路手术(60例)、耳后入路手术(30例)和颈前入路手术(60例),比较3组患者的并发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美容满意度差异。[结果] 腋窝组手术总时间为(79.4±20.3)min,耳后组为(81.3±10.9)min,均较颈前组[(58.7±8.5)min]时间长(P<0.01);腋窝组引流液总量为(110.0±30.6)ml,耳后组为(120.0±43.8)ml,均较颈前组的[(76.5±22.5)ml]引流液增多(P<0.01);3组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患者美容满意度更高(P<0.01),且腋窝入路美容满意度高于耳后入路(P=0.012)。[结论] 两种入路无充气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在合适的甲状腺癌患者中可达到与颈前入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机械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MBP)作为择期结直肠手术的术前常规操作,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不断有证据显示其对患者并不一定有益.本文现对MBP的发展及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AA-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高危特征以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初次手术的108例CAA-PTC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研究LLNM与CAA-PTC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LLNM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108例CAA-PTC发生LLNM共71例,转移率为65.74%(71/108)。单因素分析,LLNM与CAA-PTC患者的年龄、双侧累及、多发病灶、病灶大小以及腺外侵犯有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14岁)、病灶大小(≥2.5 cm)以及腺外侵犯是CAA-PTC发生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 均<0.05),这三项高危特征构建的数学模型预测LLNM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95%CI:0.721~0.892,P <0.001),高于单项特征,预测的敏感性为71.80%,特异性为75.69%。结论 年龄(<14岁)、病灶大小(≥2.5 cm)以及腺外侵犯是CAA-PTC发生LLNM的高危特征,三者构建的的数学模型对预测CAA-PTC患者LLNM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