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HLA-DRB1*14和*15等位基因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以1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对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结果 HLA-DRB1*14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9.925,P=0.002,OR=3.450,95%CI:1.555~7.655),HLA-DRB1*15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0,P=0.262,OR=1.538,95%CI:0.723~3.274)。结论 HLA-DRB1*14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易感基因,HLA-DRB1*15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LA-DRB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相关性.方法 以37例按诊断标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对HLA-DRB1*7及HLA-DRB1*13两个等住基因进行检测,分析这两个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HLA-DRB1*07和HLA-DRB1*13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λ2=8.707,P=0.003,OR=19.38;λ2=21.808,P:0.000,OR=2.222).结论 HLA-DRB1*07和HLA-DRB1*13等位基因的缺失可能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LA—DRB1*14,15等位基因与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完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标准全程接种的广西籍汉族健康大学生896名,于末次接种后第6个月检测血清抗-HBs水平。对无、低应答者再次接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20μg,4周后筛选出无、低应答者99名与随机选取的中、强应答者136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CR-SSP技术检测外周血HLA-DRB1*14,15等位基因。结果:HLA-DRB1*15在中、强应答组中的表达频率为23.53%,显著高于无、低应答组的表达频率(12.12%)(P〈0.05);HLA—DRB1*14在无、低应答组和中、强应答组的表达频率分别为8.08%和15.4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广西汉族人群HLA—DRB1*15表达与乙肝疫苗中、强应答相关,HLA-DRB1*14与该人群免疫应答水平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HLA-DRB1*07,13等位基因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机体HLA-DRB1*07,13等位基因对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10 μg/次,0、1、6月)的广西籍汉族健康大学生896名,于末次接种疫苗后的第6个月采血检测血清抗-HBs水平,对无或低应答者再次接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20 μg,4周后筛选出无或低应答者99名及初次检测中或强应答者136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CR-SSP技术对研究对象外周血HLA-DRB1*07,13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HLA-DRB107在无或低应答组中的表达频率为16.16%,显著高于中或强应答组的表达频率(4.41%)(P<0.05);HLA-DRB1*13在无或低应答组和中或强应答组的表达频率分别为1.01%和3.6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无或低应答与HLA-DRB1*07基因密切相关;而HLA-DRB1*13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及肝癌高发区人群HBV及其基因型与肝癌发生及家庭集聚性现象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方法对HBV DNA进行检测,并用PCR-SSP进行HBV基因分型,对该地区的52例肝癌患者、肝癌高发区内的肝癌高发家庭成员和无癌家庭成员250人中感染的HB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肝癌高发家庭成员和无癌家庭成员、肝癌患者HBVDNA阳性率分别38.80%(97/250)、21.20%(53/250)、96.15%(50/52),肝癌高发家庭成员和无癌家庭成员HBVDNA阳性率显著低于肝癌患者阳性率(X2=105.97,P<0.01).肝癌高发家庭成员中A型3例(3.09%)、B型39例(40.21%)、C型1例(1.03%),无癌家庭成员中A型1例(1.89%)、B型34例(64.15%),肝癌患者中A型1例(2.00%)、B型33例(66.00%)、C型3例(6.00%),3组均未发现D、E、F等基因型,各组间HBV基因型的率无差别(X2=4.89,P>0.05).结论 广西地区、广西肝癌高发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广西肝癌的发生及家庭集聚性现象与HBV感染有关,但与HBV基因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西人群HLA—DRB1*15基因及相应位点下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4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标准全程接种的广西籍汉族健康大学生中抗-HBsS/N值〈10mIU/ml的无、弱应答者80名(A组)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抗-HBsS/N值〉10mIU/ml的中、强应答者62名(B组)作为对照。应用PCR—SSP进行HLA-DRB1*15等位基因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①A组HLA—DRB1*15基因表达频率为11.25%,显著低于B组的36.67%(P=0.001);②A组中IFN-γ的平均表达水平为(6.28±6.84)pg/ml,显著低于B组(16.28±10.05)pg/ml(P=0.000);③A组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2.36±1.91)pg/ml。显著低于B组(8.50±6.68)pg/ml(P=0.000);④HLA—DRB1*15阳性组IFN-γ平均表达水平为(13.82±9.89)pg/ml,显著高于HLA—DRB1*15阴性组(9.76±9.54)pg/ml(P=0.029);⑤HLA-DRB1*15阳性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5.81±4.27)pg/ml,阴性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4.82±5.84)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结论①HLA—DRB1*15基因可能是促进广西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基因;②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1、IL-4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机体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③HLA—DRBB1*15基因可能是通过影响Th1细胞相关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而不是通过影响Th2细胞相关因子IL-4的表达水平来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在广西瑶族地区新发现的两个肝癌高发家族发生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广西瑶族不同地区的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HBV和HC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 DNA、抗 HCV、HCV RNA的阳性率分别为45.0%(9/20)、35.0%(7/20)、15.0% (3/20)、25.0% (5/20)、45.0%(9/20)、25.0%(5/20)、0(0/20)、0(0/20)和9.52%(2/21)、42.9%(9/21)、4.8%(1/21)、4.8%(1/21)、23.8%(5/21)、9.52%(2/21)、0(0/21)、0(0/21)。其中HBsAg在两组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A家族以山泉水作为饮用水,B家族十年前以塘水作为生活用水;其余因素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瑶族不同地区、不同家族成员发生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所不同,HBV感染、饮用塘水等因素均可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更好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8家医院住院的1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甲型H1N1流感爆发,在2009年11月、12月达到高峰,男女比例为1.5:1,年龄分布主要以10~25岁青少年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6.9%,平均年龄(18.2±9.6)岁,职业以学生为主(86.9%),汉族与壮族人口比为1.03: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无特异性.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91.0%),血钾偏低(13.5%),影像学检查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70例(57.4%)患者行抗病毒治疗,120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 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高峰在冬季,发病年龄分布在青少年,以学生多见;临床表现无 明显特征;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下降;影像学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病例多为轻症,而重症病例有较高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西少数民族瑶族地区新发现肝癌高发村肝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为对肝癌进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和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以广西新发现的肝癌高发村及相对低发村原藉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肝癌发生状况、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制、生活环境因素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肝癌高发村和相对低发村肝癌的粗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04.90/10万和55.76/10万.两村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村居民HBs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7.8%(11/62)、12.9%(8/62)和9.4%(10/107)、4.7%(5/107)。两村比较HBsAg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χ2=2.54,P=0.11)。但两村HBVDNA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r=3.75,P=0.05);两村抗-HBs的阳性率分别为53.2%(33/62)和60.7%(65/107),两村比较无显著性差别(χ2=0.91,P=0.34)。高发村10年前以塘水作为饮用水.而低发村一直以山泉水作为饮用水;两村均未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结论在广西少数民族瑶族地区新发现的肝癌高发村肝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HBV感染.尤其是HBV的复制、饮用塘水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黄曲霉毒素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在此地区肝癌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韦颖华 《肝博士》2013,(6):15-16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抑制病毒,但抗病毒治疗的疗程长以及高花费让相当多的乙肝患者顾虑重重。因此,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时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