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入虹  韦秀英 《海南医学》2006,17(4):131-133
泌乳素瘤是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40~60%[1-3],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效果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中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探讨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2/2005-02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2组,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49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54例;同时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均知情同意.测定以上观察对象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同时测定血糖、血压、血脂、C肽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浆脂联素水平、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以血浆脂联素水平<5 mg/L判为降低),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脂联素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大血管病变组49例,无大血管病变组54例,正常对照组35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血浆脂联素水平: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显著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4.08&;#177;3.24)mL/L,(6.69&;#177;4.42)mL/L,(16.37&;#177;3.03)mL/L,(t=3.440,17.606,P<0.01)].无大血管病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12.257,P<0.05).②各组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大血管病变组、无大血管病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3.5%,40.0%,0(x^2=42.050,16.815,P<0.01)],其中大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x^2=9.894,P<0.01).③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309,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并发大血管病变者降低更加明显,且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收缩压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血浆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1 病例简介患者 ,梁某 ,2 2岁。因无阴茎勃起和遗精来诊。既往无特殊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母亲怀孕时 2 3岁 ,父亲 2 4岁 ,有 1兄 1弟 ,均健康。体检 :身高 186cm ,指间距 196cm ,下半身明显长于上半身。皮肤细白 ,肌肉不发达 ,无胡须、腋毛。喉结小 ,发声细。乳房未发育呈男性型。外生殖器 :无阴毛 ,阴茎短小 ,阴囊色素浅 ,左右睾丸小如蚕豆 ,质硬 ,无压痛。心肺腹及四肢未见其他异常。智力正常。生化检查 :血PRL2 9.7mg/L ,FSH2 9.1IU /L ,LH 3 2 .9IU/L ,E2 10ng/L ,P0mg/L ,T0 .75mg/L。血生长激素…  相似文献   
4.
<正> 督促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发挥护士长的督促检查作用,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好坏,与护士长督促检查工作有直接关系,因为护士长经常听取病人对工作人员的反映,了解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能及时发现好人好事或护理工作上的革新,及时总结推广,对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发现,立即解决。督促检查的方法:1.参加晨晚间交接班时,重点检查新入院病人、重危、手术后病人的各种治疗护理、及病情变化和晨间工作是否按省卫生厅规定的护理20条进行工  相似文献   
5.
血栓前状态与糖尿病肾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栓前状态(PTS)指标在糖尿病肾病(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和90例2型DM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Von willebrand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γ-颗粒膜蛋白(GMP-140),蛋白C活性(PC)、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结果:①DM各组血浆PC、TAT、VW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t-PA水平、AT-Ⅲ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在DM无并发症时即出现上述改变(P<0.01);②血浆PAI、TM、GMP-140水平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均<0.05).结论:①DM在无并发症时,即存在PTS;②PC、TAT、VWF、t-PA、AT-Ⅲ活性检测有助于PTS诊断;③PAI、TM、GMP-140是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并能反映DN的发生和发展,与尿白蛋白排泄量(UAE)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为早期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提供了客观指标。我们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IMT进行了彩超测定,并将IMT与年龄、病程、血压、BMI、血糖、血脂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1994年柳州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初筛时血糖升高的一特定人群5年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于1994年7-8月及1999年10月,2次对703例血糖升高行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包括;SBP、DBP、DMI、TC、TG、HDL、空腹血糖(FB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SBP、DBP、BMI、TC、TG、FBG均值1999年高于1994年(P<0.01);②1及≥3项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率1999年均高于199折(P<0.05);③BMI≥24组中,1-3项冠心病因素发生率2年度多数指标高于BMI<24组(P=0.04-0.0001)。结论:1994年初筛时血糖升高的特定人群中,5年后冠心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和发生率明显增加,体重指数增高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增厚患者中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无颈动脉增厚患者66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增厚患者37例,健康对照者35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血浆脂联素水平、身高、体重等,比较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以及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增厚者血浆脂联素又明显低于糖尿病无颈动脉增厚者(P<0.01)。在糖尿病患者中,血浆脂联素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增厚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9.
PBL教学法在内分泌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直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它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ing,LBL)”相比,在设计理念、实施方式、评估体系、实际效果等方面均有着根本区别。目前在国外医学院校已经较普遍地实施PBL教学法教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 ,世界各国 ,尤其是从穷到富的发展中国家 ,糖尿病 (DM )患病率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许多地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DM患病率为 2 .5 3%~ 3.5 1% ,较 10年前增加 2 .5~ 3倍[1] 。随着患病率的快速增加 ,DM及其并发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 ,加强DM的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现代健康教育学理论 ,良好的知识 ,可以促进形成正确的信念 ,并能进一步指导有利于健康的行为[2 ] 。除了药物以外 ,糖尿病人对饮食、运动、血糖控制等的重视 ,都影响着DM的防治效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