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28例观察兰州军区总医院李莎,陈菊梅,林平,王玉兰食管、贲门狭窄是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常见病理改变,表现吞咽困难、营养不良、全身衰竭、甚至死亡。以往治疗方法有胃造瘘、空肠造瘘、静脉高营养、食管扩张等。但疗效不持久生...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应用两种评分方法对409名肝硬化及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对两种评估结果及有关的上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统计409名肝硬化及重型肝炎患者的相关资料,应用Child和MELD评分法分别计算后应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种计算比较结果见表格。结论Child-Pugh分级法和MELD评分系统各有特点,将两种评分方式与多因素分析与经验有机结合,才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判断严重肝病预后的较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提高对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分类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5l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因分为无肝病基础组(第l组)、肝炎组(第2组)、肝硬化组(第3组)共3组,并对每组中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实验室检查、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转氨酶、胆碱脂酶及白蛋白的差异:无论是急性还是亚急性肝衰竭中,无肝病基础组转氨酶、胆碱脂酶及白蛋白均明显高于有肝病基础患者,特别是高于肝硬化组患者(P〈0.05);(2)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及各等级分布:在l、2、3组中,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0.00%,66.23%和51.02%;亚急性肝衰竭分别为71.42%,54.81%和49.99%;(3)在预后方面:在1、2、3组中急性肝衰竭的好转治愈率分别为15.38%、42.85%和26.09%;亚急性肝衰竭患者33.33%、51.39%和36.85%,3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急性还是亚急性发病,3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均有差异,依此进行分类,有其临床实用性及科学性,将能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生小牛(未进食前)肝研制的肝细胞再生刺激物质(HSS),对CCL_4造成慢性肝损伤进行长期治疗.利用同位素~3H=TdR掺入和流式细胞计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HSS长期使用有无致畸作用.结果表明,①Hss在体外、内均能刺激肝细胞DNA合成,其Cpm值低于急性肝损伤增生值;②肝细胞合成周期以Go/1期为主;③增生的肝细胞DNA倍体为4,8倍体等整倍体细胞为主,未见异常非整倍体细胞.我们结论是利用新生小牛肝中制备的HSS长期使用无致畸,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8.
15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应用SPSS 10.0及STATA软件对15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亚急性重型肝炎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好发年龄>40岁;(2)亚急性重型肝炎病原仍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其次为戊型肝炎病毒及不明原因,药物性以抗结核药物为主;(3)实验室指标TB、PT、PTR、WBC及其分类、BLA、CRE与预后成正相关,与PTA、TC、ALB、CHE、TG、PLT成负相关,与ALT、AST无相关性;(4)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前3位为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病死率最高前三位为脑疝、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结论亚急性重型肝炎好发于男性,好发年龄段为40岁以上;仍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要病原;电解质紊乱是最主要的并发症,肝性脑病发病不足50%;PT、TB、PLT、TC、ALB等可作为肝衰竭(亚急性重型肝炎)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对于无肝性脑病的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是一个重要的灵敏和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儿童肝衰竭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将本院确诊的30例儿童肝衰竭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