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尖音库蚊组的分类志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尖音库蚊类群与医学关系密切,但分类鉴定时有混淆。本文系统报告我国尖音库蚊组的组下分类,将已知的8种和2亚种,根据雄蚊尾器特征,分为三个亚组,即尖音库蚊亚组、迷走库蚊亚组和希氏库蚊亚组。并附有种的鉴别特征和检索。  相似文献   
2.
应用石蜡连续切片技术对兴义维蚋成熟幼虫(具鳃斑)消化道的组织学结构进行研究。其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和后肠等3部分组成。前肠分为咽、食道和前胃,口内侧上方内陷形成一对形状不规则的上唇腺,咽前段存在骨化食窦,食道内陷形成套管样前胃。中肠以4个大型胃盲囊为起点,根据肠壁细胞形态差异分为3个区域。后肠由幽门、回肠和直肠组成,回肠与直肠结构差异明显。4条马氏管从中肠与后肠的分界处分出。纺织腺形态特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吉林省进行蚋类调查研究,完善吉林省蚋类区系资料.方法:选择吉林省四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共采获蚋类计2属14种,其中含3个新种和5个新记录种,加上前人已记录的20种共记录吉林省蚋类28种.结论:吉林省蚋类具有多样性,反映了古北界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首次报道湖南省蚋科的分类和地理分布。方法:选择湖南省3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湖南省蚋类17种,其中含5新种。分析表明具东洋界区系特征。结论:湖南省蚋相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反映了东洋界华中区的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山西省蚋类进行分类区系调查,初步摸清该省代表性地区蚋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山西省9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共采获蚋类19种,其中含有6个新种,加上以往报告的3种,山西省共记载蚋类22种。结论:山西省具有蚋类多样性,反映了古北界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吸血蚋类研究回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蚋类,俗呼黑蝇(blackfly),隶属于昆虫纲、双翅目(Diptera)、蚋科(Simuliidae),是医学昆虫中的一个世界性分布的重要类群,不但骚扰吸血,侵袭人畜,并且是多种人类和禽畜疾病的传播媒介,其中包括人畜盘尾丝虫病、欧氏曼森线虫病和禽鸟住白虫病等。由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感染登革病毒 型后 (DV2 )白纹伊蚊脂肪酸的动态变化。 方法 采用 DV2经胸注射白纹伊蚊 ,以气相色谱法检测感染后 5 d、10 d及 2 0 d白纹伊蚊脂肪酸含量 ,并与未感染 DV2相应龄期蚊虫脂肪酸含量比较。 结果 共检测了 13种脂肪酸 ,其中饱和脂肪酸 5种 ,不饱和脂肪酸 8种。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在正常组随蚊虫龄期的增加先升后降 ;在 DV2组随其龄期的增加先降后升。在 DV2感染后 2 0 d脂肪酸不饱和度最高。在正常各组及感染 DV2各组中 ,均以软脂酸 (16 :0 )、十六碳烯酸 (16 :1)和油酸 (18:1) 3种脂肪酸的含量最高 ,占总脂肪酸含量的 80 %以上 ,但感染各组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 结论 白纹伊蚊感染 DV2后虽有脂肪酸含量变化 ,但以不饱和脂肪酸的升高为主 ,故不会降低其体内的能量代谢 ,因而也不会降低其寿命。  相似文献   
8.
9.
中国蚋科修订名录(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16  
目的:修订中国蚋科名录,包括1997年6月-2001年12月的新种和新记录种。方法:新的名录按照Crosskey的分类系统进行编排。结果:新名录共记载5属19亚属209种。结论:该名录是目前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蚋类的完整记载,对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蛹是蚊类变态发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蚊蛹的形态学及其分类性状,是蚊虫分类学,特别是亲缘种鉴别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长期以来这一领域在蚊类研究中却是一个薄弱环节。直至最近廿年来,国外才开始引以重视。Belkin.Bram.HuangMattingly.Smith.Sirivanakarn.peyton等,已先后将蚊蛹作为蚊虫分类的一个指征。在国内,则仅见蚊蛹的零星描述,迄今未见蚊蛹分类的报告。为此,作者等开展了我国蚊蝇的系统研究。本文报告蚊蛹的鉴别形态以及我国蚊蛹分亚科和分属的探索。有关蚊蛹各论将在今后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