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2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前牙的唇舌向牙轴倾斜度是维持上下颌牙的理想咬合状态及保持矫治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在采用方丝弓技术转矩(torque)前牙治疗中,了解方丝转矩时的扭曲量及其对齿根表面产生的力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方法在实验模型上,按假定的牙列形态将尖牙至磨牙的后部牙列区用粘有锁槽的黄铜棒排列,将4颗切牙作成仅由弓丝支持的游离单位,并使切牙根的舌侧面与贴有变形计测器的黄铜板相贴.选用0.016×0.022时(0.4×0.6mm)及0.017×0.025时(0.43×0.6mm)两种不锈钢方丝,在前牙区分别作5°,10°,15°,20°扭曲,以计测前牙所受的转矩力值。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常遇到由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龋坏而需要拔除的情况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第三磨牙由于牙胚的发育可随第二磨牙的前移而逐渐萌至正常位置。而在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已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 ,特别是水平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是否能够完全竖直至正常位置一直是值得探索的 ,作者通过对多例拔除第一磨牙的成年病例的治疗发现 :水平埋伏阻生第三磨牙通过正畸的方法基本上都可以成功竖直至正常位置 ,从而保持后牙段的基本磨牙数量及功能。几个典型病例可证明这点。提示 :即使是牙根发育成熟的水平埋伏阻生第三磨牙具有一定的萌出力。可随第二磨牙的部分前移而改变水平位置 ,再加上适当的正畸矫治方法 ,完全可以达到正常磨牙位置而行使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牵张成骨术辅助解决后牙严重锁he的适应症、加力原则等问题。方法 对后牙严重锁he患者,在全麻下采用骨皮质切开术,术后配合正畸力牵引矫治。结果 锁he解决且疗程短,手术部位的牙槽骨密度未有降低。结论 牵张成骨术配合正畸力是一种解决牙弓塌陷和后牙锁he等正畸疑难病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固定矫治技术中几种辅助活动He板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固定矫治技术中配合使用活动矫治装置是为了消除He干扰,减少锁槽脱落,缩短疗程,本文总结了作者在临床固定矫治技术中设计的用于深覆He,反He和锁He的几种辅助He板,介绍了其设计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安氏骨性Ⅱ类1分类与骨性Ⅰ类青少年在正中颌位的最大紧咬位时,颞肌前份及嚼肌浅层肌电值有无差异。方法选取年龄为10-15岁的女性口腔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Ⅱ类1分类为22例,骨性Ⅰ类为30例,分别测试在正中颌位紧咬合板时颞肌前份及浅层嚼肌的肌电值。结果戴用咬合板时Ⅱ类1分类错[牙合]与个别正常[牙合]颞肌和嚼肌的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尚不能通过颞肌前份和嚼肌浅层的肌电值对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进行诊断。对于肌功能状态与面颌形态的关系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前伸下颌后明胶酶(MMP- 2、MMP- 9)在大鼠髁突软骨内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5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白天配戴自制的上颌斜面导板式活动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对照组大鼠不戴矫治器。在实验的1、2、4周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检测明胶酶在大鼠髁突软骨内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正常髁突软骨内,MMP- 2呈中等强度表达,MMP- 9表达很低。前伸下颌后,髁突软骨内MMP- 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MMP- 9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明胶酶参与了功能矫形时下颌髁突软骨的适应性改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成对盒基因(paired box gene,PAX)PAX9两个新突变109(InsG)及139(C→T)分子生物学功能及与先天性多数牙齿缺失的发病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别以先天性多数牙齿缺失家系A[109(InsG)]、家系B[139(C→T)]中患者及健康成员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PAX9基因DNA结合域序列(paired domain,PD),构建原核表达质粒GST,进一步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分离制备PAX9PD蛋白。凝胶迁移试验检测PAX9PD蛋白与靶DNA(CD19-2和Pax6CON)结合活性。结果 野生型PAX9PD蛋白与靶DNA结合,109(InsG)及139(C→T)突变的PAX9PD蛋白皆失去与靶DNA结合能力。结论 109(InsG)及139(C→T)突变造成PAX9基因DNA结合域功能丧失,可能是导致多数牙齿先天性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正畸牙移动中P2X3受体蛋白量及mRNA在三叉神经节(TG)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模拟临床矫治的牙移动过程,分别在实验4 h,1 d,2 d,3 d,5 d,7 d 和14 d时取出三叉神经节,应用Western blot分析检测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P2X3受体的表达部位及强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大鼠牙齿加力后,Western blot分析观察发现TG内P2X3受体蛋白量发生一定变化,并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在实验1 d后开始出现变化,3 d后达到高峰,14 d后下降至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同时观察到TG内P2X3 mRNA杂交信号阳性标记神经元的数量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在大鼠牙移动过程中,TG中P2X3受体表达为一过性变化,呈现短时上调的规律,时间与正畸牙移动时的疼痛时间吻合,推测P2X3在正畸牙移动中可能与疼痛传导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运用固定矫治器平整深覆患者过陡的下牙列Spee氏曲线阶段 ,Begg矫治技术中的双尖牙区及磨牙后倾弯、经典方丝弓技术中的摇椅弓形、上颌戴平面导板加后牙段垂直牵引、桥形弓和多用途弓等[1] 都可供选择。对于主要为下前牙萌出过度的严重深覆患者 ,目前正畸医师大多采用多用途弓压低前牙 ,但有时因后牙咬合过紧 ,双孔颊面管的带环将无法放置。为此 ,作者设计一种只用一根连续弓丝 ,又发挥类似多用途弓压低下前牙作用的改良弓形 ,可以在较小体积的单孔颊面管及托槽上就位。经 3例成人患者的试用 ,取得较好整平下颌曲线、打开咬…  相似文献   
10.
机械应力下成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早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郑翼  陈扬熙  罗颂椒 《医学争鸣》2007,28(18):1663-1666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成骨样细胞在不同机械应力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装置系统,对人成骨样细胞进行加力:频率0.5 Hz,加力板变形量4000μstrain,按5,15,30 min和1h不同时间段,使细胞发生单轴牵张和压缩应变.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方向、不同作用时间的应力应变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所产生的变化.结果:在4000μstrain的周期性应力作用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在5 min内被迅速激活,磷酸化程度大幅升高,牵张及压缩应力均有类似表现;1 h左右恢复至基态水平.牵张应力所引发的ERK磷酸化较压缩应力更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的应力应变可以在早期激活成骨细胞内的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牵张应力所产生的效应较压缩应力更为明显,机械应力参与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