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简称:血凝酶)对乳腺癌根治术中出渗血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一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入血凝酶2 KU。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和经皮末梢动脉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的出渗血量,测定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0,30,60 min及术毕即刻的凝血因子Ⅰ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134.2±39.6) min,治疗组(125. 3±35.8) min,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中出渗血量(169.4±27.3) mL,明显少于对照组[(215.7±34.2) mL](P<0.05)。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0,30,60 min和术毕即刻测定的PT 及APTT值,两组间在各时间点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术前静脉注射血凝酶2 KU可显著减少术中出渗血量,而对凝血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伴有高血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双盲均分为两组,A组为瑞芬太尼、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气终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电图和末梢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术毕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观察苏醒期间有无嗜睡、躁动、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B组麻醉诱导后血压明显低于诱导前和A组对应值.A和B组腹腔镜置入和气管导管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苏醒迅速完全,苏醒期间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具有麻醉诱导平稳、镇痛效能高、术中可控性好、术后苏醒迅速完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其不失为高血压老年惠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3.
结缔组织病肺部受累的高分辨力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缔组织病肺部损害的病理改变多种多样,以弥漫性肺间质病变为主,包括普通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急性弥漫性肺泡损害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等。高分辨力CT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普通CT及胸片,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的随诊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0~250 g,采用高脂高糖膳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将2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白藜芦醇处理(RSV)组,每组8只。再灌注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TUNEL染色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比色法测定血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氧化应激指标iNOS和炎症指标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肾缺血再灌注24 h后Cr、BUN和MDA水平均明显增高,而SOD水平表达下降,肾小管损伤明显加重,肾脏细胞凋亡明显增加,iNOS和TNF-α、IL-6、IL-1β的表达均增加。与I/R组比较,经RSV处理后,Cr、BUN和MDA水平均明显降低,SOD水平表达增加,肾小管损伤明显减轻,肾脏细胞凋亡明显减少,iNOS和TNF-α、IL-6、IL-1β的表达均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白藜芦醇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能有效保护肾功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对儿童紫绀型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时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I II级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紫绀型心脏病儿童患者36例,随机等分为两组: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EF组)和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MF组)。观察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和体温变化,记录术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检测开放静脉通路时(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主动脉阻断后20 min(t2)、主动脉开放后20 min(t3)、主动脉开放后2 h(t4)和术后24 h(t5)静脉血浆中Ang II(AngII)的含量;检测t2和t3时心肌组织中AngII含量,并观察心肌血红素加氧酶 1(HO 1)的表达;检测t0、t4、t5的静脉血浆中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EF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较MF组患者短(P<0.05);两组患者t3时点心肌中Ang II含量均高于t2时点水平,而且EF组t3时点心肌中Ang II含量高于MF组(P<0.05);两组患者t4时点cTnI的水平均高于t0和t5时点(均P<0.01),t5时点cTnI的水平高于t0时点(P<0.01);两组患者心肌HO 1灰度值t2时点均高于t3时点(均P<0.01),EF组t2、t3时点HO 1灰度值均低于MF组同时点值(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对儿童紫绀型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时心肌均有保护作用,咪达唑仑抑制心肌AngII表达的作用比依托咪酯强,而依托咪酯刺激心肌HO 1表达的作用优于咪达唑仑,且依托咪酯更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时间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及血糖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择期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常规监测ECG,SpO,CVP及有创血压,麻醉诱导和维持后持续监测肛温及血糖(12次/h),术中根据体温和血糖的变化及时保温和调节血糖水平,记录总的输入量和出量。结果38例平均手术时间(11±1.8)h;血糖:手术开始后第4~5小时开始呈下降趋势,第9小时最低,其中2例(5.0%)于手术第5 ̄6小时时处于低血糖水平,当血糖<4.2mmol/L时补充葡萄糖液;体温:第2小时平均降低(1 ̄1.5)℃,1h后每小时下降0.5℃,至第3小时,肛温多维持在34.0℃左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毕前2h采取升温及保温措施可在术毕时恢复正常体温;术毕恢复过程顺利,安返病房。结论长时间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期间患者可出现低血糖及低温,应监测血糖及体温;及时处理低血糖,适时采取升温和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7.
结缔组织病肺部损害的病理改变多种多样,以弥漫性肺间质病变为主,包括普通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急性弥漫性肺泡损害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等.高分辨力CT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普通CT及胸片,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的随诊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