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二十世纪末,在人们已经熟知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在内的人类病原谱中,又增添了一种全新的病原体—朊粒(prion)。朊粒是一个超出经典病毒学和生物学的全新病原学概念,是一种不含核酸的蛋白质感染性粒子。由其引起的疾病称朊粒病,主要引起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即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elopa-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nterferon,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和代偿期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PEG-IFNα-2a联合RBV抗病毒治疗的住院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慢性丙型肝炎)与治疗组(30例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总疗程48~72周,随访2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apid virus response,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us response,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treatment virus response,ETVR)、无病毒学应答(no response,NR)、复发(relapse)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53.3%)较对照组(80.0%)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死亡或严重不良反应,除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症状及腹水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适应证和预防措施的情况下,PEG-IFN联合RBV治疗慢性丙肝安全有效的,大部分患者可以按预定方案完成治疗。对于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使用小剂量PEG-IFN联合RBV较为安全,也有一定疗效。丙肝肝硬化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较慢性丙肝更易出现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的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失代偿。治疗过程应密切观察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陈吐芬  龚作炯 《肝脏》2008,13(1):7-10
目的 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对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预后的评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重型肝炎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人工肝治疗分为人工肝组56例与对照组55例,分别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LD评分和CTP分级,进行对比分析,观察3个月内的临床转归。结果MELD分值与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MELD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在CTP分级中,CTPC级治疗效果最差,人工肝治疗的效果也差。MELD分值在〈20、20~30和30~40三个范围内,人工肝组病死率分别为12.5%、48.0%和72.2%,对照组分别为13.3%、62.5%和85.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ELD≥40分患者人工肝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D评分与CTP分级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中具有预测作用。MELD评分和CTP分级各有特点,将两种评分方式有机结合互补不足,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判断严重肝病预后较科学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