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4例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宫腔内膜增厚,附件区均有囊实性、不规则形包块,其中16例腹腔、盆腔或膀胱直肠窝有积液。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有20例在附件包块内或周边探及不规则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为动脉血流频谱,包络线不清晰,频谱增宽,呈高血流速度和低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的头颅MRI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收集32例PACNS患者和34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结核组)病历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PACNS顶叶病灶明显多于结核组(P<0.05),其他病变部位无区别; PACNS的病灶强化中的条索样强化多于结核组(P<0.05),其余病灶强化类型无区别; PACNS的脑底池脑膜铸型强化少于结核组,脑底池脑膜非铸型强化多于结核组(P<0.01).PACNS出现脑积水比率少于结核组,未出现脑积水比率明显多于结核组(P<0.01).脑出血形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NS的病灶在顶叶较多见,病灶条索样增强较多见,脑底池脑膜非铸型强化多见;出现脑积水比率少见.通过上述表现可助于两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CT特点并与其它下咽部病变进行鉴别。方法:对21例下咽癌和需要与其鉴别的下咽部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都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下咽癌13例,其中梨状窝癌10例,咽后壁癌2例,环后区癌1例。下咽部炎症5例;下咽部囊肿、下咽部淋巴瘤及会厌披裂息肉各1例。下咽癌主要表现为一侧梨状窝或咽后壁环后区软组织密度团块结节影及咽壁增厚,不均匀强化,常致杓、环-椎距增宽(≥1 cm),可侵犯喉内及喉旁结构、咽旁及邻近颈部软组织,破坏喉软骨,累及食道入口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T可有效观察下咽癌的位置、形态、大小、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杓、环-椎距增宽是下咽癌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但需要与其它一些下咽部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盘状半月板的MRI表现与分型.方法 分析37例(42膝)小儿盘状半月板的MRI表现,初步总结MRI诊断与分型要点.结果 37例(42膝)中22膝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均增厚,呈板状增厚改变,相应关节软骨较对侧变薄;15膝半月板前角或后角肥厚,对应关节软骨变薄,半月板体部改变不明显,呈肥角状改变;5膝半月板前后角均增厚,体部略增厚呈领结状改变.根据半月板形态的改变将其归为3种类型:即板型、肥角型、领结型.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盘状半月板的病变范围和程度以及合并的半月板损伤;对盘状半月板具有定性诊断及分型价值,从而为临床确定治疗盘状半月板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MRI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3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ny intracraial hypote nsion,PIH)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临床表现特点,提出其诊断要点及检查注意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MRI及临床表现特征.结果:颅脑MRI示2例硬脑膜弥散性强化;1例小脑扁桃体下移位,桥前池、枕大池变窄.2例脊髓MRI示:多序列多方位上蛛网膜下腔均变窄,境界不清,分别位于T5~T7、T8~T9节段,表现为硬膜外条状、弧形脑积液信号影.腰穿结果提示:3例病人脑脊液压力均低于60 mmH2O.结论: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硬脑膜弥散性强化是最常见的MRI表现,颅脑MRI增强扫描与常规脊髓MRI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病因的查找.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4例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宫腔内膜增厚,附件区均有囊实性、不规则形包块,其中16例腹腔、盆腔或膀胱直肠窝有积液。  相似文献   
7.
分析46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肝、胆囊与脾脏的B超的图像表现特点,并结合其病理改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9.
10.
原发性甲减的垂体MRI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7例原发性甲减的垂体、蝶鞍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从而提高对该疾病所致的垂体、蝶鞍MRI表现的认识,特别是对垂体MRI表现的认识,避免误诊的发生.方法:分析7例原发性甲减的垂体、蝶鞍MRI表现、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结果:本组病例MRI表现特征:垂体增大,酷似肿瘤,上缘隆突其信号表现为等信号,后叶高信号受推压,增强扫描显著强化;蝶鞍扩大,鞍底下移,视交叉受压上抬,鞍背骨质吸收,蝶窦发育差.7例患儿均以身材矮小就诊,临床检验T3、T4均降低,TSH显著增高.经抗甲减治疗1~3月后临床表现明显好转.MRI复查:垂体体积明显缩小.结论:原发性甲减有较典型lf缶床表现,原发性甲减后通过反馈调节,垂体异常增生;颅脑MRI表现为垂体异常增大,此时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不要误诊为垂体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