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检查(共51个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其中10例加做增强MRI检查(共15个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结果: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分期,I期见于13个股骨头,Ⅱ期见于19个股骨头,Ⅲ期见于8个股骨头,Ⅳ期见于11个股骨头。增强MRI强化表现为:无强化(n=2);轻微强化为主(n=10)和强化较明显(n=3)。骨髓水肿10例。髋关节积液48例。结论:常规MRI与增强MRI检查相结合可更好的反映病理改变过程,评估组织活性,有利于临床医师判断病程分期,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闫燃  张雪哲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3):3095-3095
患者男,23岁,因发作性抽搐5次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患者出生后不久面部,头皮出现丘疹,无自觉症状,智力发育尚可,患者父亲口周可见丘疹,体格检查:面部双颊,唇周部散在或密集分布的褐色粟粒至米粒大小光滑小丘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全身磁共振成像(WBMRI)在脊柱关节病(SpA)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Ingenia 3.0 T磁共振对54例临床拟诊SpA的患者行WBMRI扫描,除行全身冠状位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扫描外,扫描序列均包括全脊柱矢状位T1WI、STIR及骶髂关节斜冠状位STIR、T1WI,由2位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生分别独立分析患者的WBMRI,统计各关节受累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查,检查用时35~ 50 min,54例中最终临床诊断SpA 50例,48例WBMRI上可见异常改变;其中病变累及骶髂关节48例(96%),累及脊柱42例(84%),累及外周关节33例(66%).结论 WBMRI可在多数患者能够耐受的时间内一站式清晰显示SpA全身多关节受累情况,在Sp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判断病变严重程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9岁。主因头痛、头晕数年就诊,查体未见明确阳性体征。行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gphy angiography,CTA)检查。扫描设备为Philips256层Brilliance iCT机,准直器宽度1280×0.625mm,管电压100kV,管电流250mAs,螺距0.992,从肘前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5.
闫燃  张雪哲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6):1107-11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灌注成像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时的表现及对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21例临床拟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和髋关节疼痛患者进行常规MR、MR灌注成像和Gd-DTPA增强MR检查.结果 21例中MRI表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例,其中双侧5例、单侧5例(共15个股骨头).按Froberg等MRl分期,Ⅰ期见于2个股骨头;Ⅱ期见于4个股骨头;Ⅲ期见于2个股骨头;Ⅳ期见于7个股骨头.增强扫描示无强化2个股骨头、轻微强化10个股骨头和较明显强化3个股骨头.MR灌注成像曲线表现为:(1)MaxSR减小,伴或不伴有TTP延迟,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n=5);(2)灌注曲线平直(n=8);(3)曲线基线明显升高,缓慢下降后缓慢上升至基线水平后继续上升(n=2).结论 MR灌注成像可反映股骨头的血流灌注情况.灌注曲线可反映病理改变过程,评估组织活性,有利于临床医师判断病程分期,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并使在微循环损伤阶段发现病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2月-2011年3月经256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发现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病例。心率〈65次/m in的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心率在65~93次/m in之间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结果 1176例完成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9例,检出率为1.62%,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闷、胸痛等症状。检出类型包括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1例,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例,左、右冠状动脉均起源异常1例,回旋支起源异常3例和右冠状动脉缺如1例。结论 256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一种无创、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 62岁患者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前胸阵发性疼痛,呈针刺感,每次疼痛持续时间不定,不伴有放射痛;无咳嗽、咯血及发热,未出现四肢肌肉无力。外院诊断:前纵隔肿物性质待定,胸腺瘤可能性大。1999年11月10日入我院胸外科。体检:未见明显异常。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前上中纵隔不规则软组织呈均匀强化,CT值达904HU。肿块与血管关系密切,矢状和冠状位重建见肿块呈侵袭性生长,与纵隔内结构无明确界限,并进入血管间隙。左肺上叶后段胸膜下及左肺下叶前、外基底段见多个小结节,密度较低。CT诊断:前纵隔软组织肿块,呈浸润生长,伴…  相似文献   
8.
CT灌注(CT perfusion,CTP)是一种功能性成像方法,因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基本方法是通过5ml/s速度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40~50ml,注射造影剂后5s开始扫描,扫描参数常采用:80kV,190~200mA,5mm层厚,对选定层面行连续多次扫描(通常扫描50s),通过测量示踪剂经过血管时的信号变化,获得不同的血液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56层CT对大脑后循环变异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1例经头颈256层CT行CTA检查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学表现,将原始图像采用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等方法重建。结果诊断为大脑后循环血管变异105例(30.49%),椎动脉变异80例(23.46%),基底动脉窗式变异12例(3.52%),大脑后动脉变异42例(12.32%),其中单一变异54例(51.43%),合并两种及以上变异51例(48.57%)。结论 256层CT血管造影不仅能全面、快速、无创、准确地诊断大脑后循环血管变异,同时还能显示伴发的其他病变,可以作为大脑后循环变异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行肌肉MRI农现,计价MRI在PM、DM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5例PM和21例DM患者的肌肉MR图像进行回顾分忻,所有病例均行治疗前双侧大腿肌肉MRI检查,8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MRI复查。MRI检查序列包括快速门旋回波(TSE)T1WI、T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结果36例PM、DM中31例大腿肌肉MRI上存在异常,异常表现包括肌肉炎性水肿30例、肌筋膜炎7例、皮下软组织水肿14例、肌肉萎缩伴脂肪浸润5例。8例治疗后复AMRI均显示炎性水肿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吸收。结论MRI枪查是一种敏感、无创的检查手段,其在PM、DM诊断、疗效评估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肌肉和皮下组织炎性水肿是PM、DM患者最常见的肌肉MRI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