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及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应用的美容效果。方法:采用耳前切口向下至耳垂后向后延伸至发际并沿发际边缘延伸的改良切口入路行腮腺区肿瘤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术中尽量保留耳大神经,切取近乳突的部分胸锁乳突肌填塞创腔,随访3-60个月观察术后美容效果和手术预后。行腮腺浅叶肿瘤手术共计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I期愈合,无涎瘘和感染发生。其中5例术后短期出现轻微口角偏斜,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都出现术后耳垂麻木,除耳大神经被切断者4例耳垂麻木症状无改善外,其余24例均于术后3个月后恢复感觉。患者对术后美观程度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改良切口用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暴露腮腺及面神经满意,较传统腮腺手术切口隐蔽美观,联合胸锁乳突肌瓣填塞创腔可以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5例咽旁间隙肿瘤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来源分别采用颈侧入路、颈-腮腺入路和颈-下颌骨入路切除。结果:不同的手术入路有不同的手术视野,可使咽旁间隙内和相邻神经、血管、结构得到较好的保留。结论:对腮腺深叶来源、非哑铃状良性肿瘤和位置较低的茎突后间隙神经源性肿瘤,宜采用颈侧入路,对来自腮腺深叶、哑铃状良性肿瘤,宜采用颈侧-腮腺入路;对位置靠上、较大的茎突后间隙的神经源性肿瘤,宜采用颈侧-下颌骨入路。  相似文献   
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材料 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左侧4例,右侧1例,年龄18~24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完全唇腭裂术后,都存在患侧鼻翼扁平、外侧鼻翼脚外下移位、口鼻瘘、牙槽裂,术前均未接受过牙槽裂植骨修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