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protein4,HE4)与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运用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模型(risk of ovarianmalignancy algorithm,ROMA)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70例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HE4及CA125水平,并对其中194例盆腔包块患者运用ROMA计算风险预测概率(predicted probability,PP)值。比较3种指标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HE4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类妇科良恶性肿瘤组(P < 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除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及子宫腺肌症组外的其余各组(P < 0.05)。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血清中HE4水平显著高于非EOC组(P < 0.05);而CA125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腹水阳性的EOC患者血清HE4水平、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腹水阴性者(P=0.001,P < 0.001)。D?二聚体升高的EOC患者血清HE4水平显著高于D?二聚体正常患者(P=0.038)。CA125的灵敏度显著高于HE4(P=0.031),HE4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CA125及ROMA。以卵巢交界性及良性肿瘤为参照,ROMA的ROC?AUC显著高于CA125(P=0.006)。结论:血清HE4水平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方面显著较CA125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两者联合的ROMA指数较单一检测CA125具有更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制巨噬细胞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孕酮拮抗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15例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ESCs),趋化实验检测异位ESCs表达的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对巨噬细胞的趋化能力。脂质体法介导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诱捕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ODNs)转染巨噬细胞后再用100 ng/mL脂多糖刺激培养巨噬细胞,电泳迁移率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法检测脂多糖刺激条件下巨噬细胞中NF?κB的活化水平,ELISA检测巨噬细胞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建立异位ESCs和巨噬细胞的共培养系统,检测通过NF?κB诱捕ODNs抑制巨噬细胞表达促炎性细胞因子对异位ESCs蜕膜化的影响。结果:异位ESCs分泌的CXCL12对巨噬细胞具有趋化作用。NF?κB诱捕ODNs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表达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巨噬细胞和异位ESCs的共培养系统中,NF?κB诱捕ODNs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产生促炎性因子提高异位ESCs对孕酮的反应。结论:通过NF?κB诱捕ODNs抑制巨噬细胞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有可能是减轻内异症炎症反应和改善孕酮抵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复杂的多病因妇科疾病,EMs的发生、发展依赖于血管新生(neovascularization)。EMs的血管新生包括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和血管形成(vasculogenesis)。血管形成是由循环中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参与的,此过程包括骨髓来源的EPC活化、动员和向外周组织的募集。除EMs外,血管形成还是肿瘤、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研究表明部分 EMs病灶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由EPC分化而来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轴参与了外周组织对EPC募集的调控,阻断EPC募集能有效地抑制异位病灶微血管的形成。抑制异位内膜中EPC介导的血管形成有望成为EMs抗血管治疗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探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MRI IVIM-DWI)结合T2加权成像(T2WI)纹理分析诊断宫颈癌组织分型和宫旁浸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为宫颈鳞癌66例和腺癌18例,宫旁浸润37例和宫旁未浸润47例,均接受常规MRI和IVIM-DWI扫描,并测量IVIM-DWI参数[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快速扩散系数(D*)、慢速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和T2WI纹理特征参数(平均值、峰度、偏度及熵)。比较各组MRI IVIM-DWI和T2WI纹理分析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RI IVIM-DWI结合T2WI纹理分析对宫颈癌组织分型和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结果 鳞癌和腺癌组间D、D*、f、峰度及熵[鳞癌(0.49±0.08)×10-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高压氧综合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认知障碍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 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 高压氧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连线测试(TMT)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执行功能。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数字广度测试、数字符号替换测试(DSST)和警戒性注意能力指数(E)测试。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T1WI、DTI扫描, 获取脑白质损伤区域左侧扣带回、丘脑、额下回、海马旁、楔前叶区域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采用Pearson分析FA值与高压氧综合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数字广度测验评分、DSST评分、E及脑白质损伤各区域FA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且高压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l...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睾素基因家族(sparc/osteonectin,cwcv and kazal-like domains proteoglycan,SPOCK)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比较及验证SPOCK在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GEPIA数据库评价SPOCK2表达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GeneMANIA网站预测SPOCK2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DAVID对SPOCK2及其关键的互作基因进行基因富集(gene ontology,GO)分析和通路富集(kyoto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结果:在GEPIA数据库中,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SPOCK2在卵巢癌组织中显著上调,而SPOCK、SPOCK3无显著差异表达。通过CPTAC数据库进一步确认SPOCK2蛋白水平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此外,SPOCK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明显低于SPOCK2低表达患者。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揭示了包括SPOCK3、PLXNB3在内的20个关键互作分子;GO分析和KEGG分析揭示了SPOCK2及其关键互作分子的潜在分子机制。结论:SPOCK2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卵巢癌诊断、预后预测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育龄期女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经手术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育龄期患者(18~48岁,排除该年龄段中的绝经女性)共1 866例,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 8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患者31例,并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处理其临床资料。结果:育龄期女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恶变率为1.67%。患者年龄≥40岁(OR=3.380,P=0.008),月经频发(OR=5.202,P=0.009),B超提示囊肿直径≥7.5 cm(OR=6.063,P < 0.001),B超见囊壁乳头状结构(OR=21.516,P < 0.001),单侧囊肿(OR=4.170,P=0.031),合并子宫肌瘤(OR=2.916,P=0.038)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40岁、月经频发、肿瘤直径≥7.5 cm、B超图像见囊壁乳头状结构、单侧囊肿、合并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恶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率<1%,约80%以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性肿瘤发生在卵巢,另外20%发生在包括肠道、直肠阴道隔、腹壁、胸膜等性腺外器官。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旦恶变,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探索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性肿瘤的方法是临床上的主要挑战。文章针对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临床病理特点、发病机制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