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MS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资料,并将CT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18例患者共18个间质瘤,发生部位依次为胃8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5例、肠系膜3例;良性6例,交界性或潜在恶性7例,恶性5例;肿瘤大小2~18cm,小于或等于5cm者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大于5cm者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中心可见小片或大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胃部间质瘤可见黏膜溃疡形成,肿块内伴发气体者1例,伴有钙化1例,2例伴有转移。结论 MSCT能显示更多的诊断信息,在GIST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8例患者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测量true-FISP序列上肝/腰大肌信号强度比值(SL/PM),并与非增强CT检查肝/脾CT值比值(CTL/S)结果对比。结果:528例患者CT检查诊断脂肪肝阳性病例组107例,阴性组421例,两组间肝脏CT值(CTL)、CTL/S、SL/PM均有显著性差异,脾脏CT值(CTS)无统计学差异,CTL、CTS、CTL/S、SL/PM分别为(38.88±12.66)HU、(60.80±5.66)HU(t=-17.46,P<0.001);(53.22±3.85)、(52.49±3.65)(t=1.832,P=0.07);(0.73±0.24),(1.16±0.10)(t=-18.43,P<0.001);(0.73±0.24)、(1.56±0.28)(t=-23.02,P<0.001)。SL/PM与CTL/S正相关(r=0.43,P<0.001)。SL/PM最佳诊断分界点为1.14,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P<0.001),Kappa值0.797(P<0.001),敏感度为88.8%,特异度为94.3%,误诊率5.7%、漏诊率11.2%、总的符合率93.2%、Youden指数83.1%、比数积130.95、阳性预测值88.8%、阴性预测值94.3%。对轻、中、重度脂肪肝诊断的AUC分别为0.857、0.942、0.983(P<0.001),敏感度82.6%、100%、100%,特异度86.5%、80.5%、80.2%。结论:true-FISP序列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当发现肝脏信号强度减低且接近或低于腰大肌时可作为诊断标准,对中、重度脂肪肝的诊断效果高于轻度脂肪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诊断为粪石性肠梗阻的64排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64排螺旋CT对粪石性肠梗阻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30/30)及90%(27/30);粪石表现为类圆柱形或椭圆柱形相对低密度灶,CT值在60 Hu左右,增强扫描没有强化;内部密度不均,呈筛状结构、"气泡征"、"液气征"。延迟增强扫描粪石与肠壁间有充盈造影剂的微小间隙。结论:64排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对粪石性肠梗阻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2年2月-2014年4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CTCA检查的105例患者按主诉分为胸痛组和非胸痛组,回顾性比较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冠状动脉斑块阳性病例数、斑块性质、节段数目和管腔狭窄程度的差异。 结果 胸痛组56例,冠状动脉斑块阳性者45例,共176节段,其中非钙化斑块77节段、钙化斑块64节段、混合斑块35节段,0级狭窄患者11例、1级狭窄33例、2级狭窄6例、3级狭窄6例;非胸痛组49例,冠状动脉斑块阳性者23例,共69节段,其中非钙化斑块44节段、钙化斑块17节段、混合斑块8节段,0级狭窄患者26例、1级狭窄18例、2级狭窄1例、3级狭窄4例。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P=0.07);2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P=0.52);胸痛组冠状动脉斑块阳性病例数显著高于非胸痛组(χ2=12.79,P<0.001);2组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P=0.02);2组冠状动脉斑块节段数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P<0.001);2组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3,P<0.001)。 结论 CTCA检查显示,胸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阳性例数和节段数目、管腔狭窄程度均高于非胸痛患者,斑块性质构成也有所不同,因此CTCA对于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62岁,于2014年3月31日出现右上腹疼痛,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及糖尿病病史。临床检查:Mur-phy′s征(+),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腹部平软,无肠型、无压痛及反跳痛。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正常。实验室检查:CA199为297.2 U/mL。血糖:空腹12.3 mmol/L,餐后12.0 mmol/L。其他指标在正常范围。2014年5月18日,患者突发恶心、呕吐、腹胀及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再次入院。临床检查:腹部平软,可见肠型,肠蠕动波亢进,无腹膜刺激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CT征象。方法收集165例胃癌术前平扫及三期增强资料,对CT发现的991枚淋巴结与手术病理、术后CT复查对比,回顾性分析胃癌区域淋巴结径线和CT值等对转移的诊断价值。根据淋巴结短径大小分为5级,1级短径≥2mm、2级≥4mm、3级≥6mm、4级≥8mm、5级≥10mm。结果165例胃癌发现区域淋巴结共991枚,平均淋巴结数目为6.01±3.7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45.9%,区域淋巴结短径大小与转移正相关,r=0.436,P<0.001,提示不同短径级别的淋巴结转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924,P<0.001;以短径6mm为阈值诊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81.8%,阴性预测值64.6%。178枚转移淋巴结平均短径(10.00±5.08)mm,平均长径(13.99±6.81)mm,与阴性淋巴结均存在差异(P<0.001)。转移淋巴结的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均高于阴性淋巴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平均CT值分别为(28.96±15.16)HU、(55.94±22.23)HU、(72.37±25.25)HU、(69.65±22.12)HU。以平扫平均CT值>20HU诊断转移的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35.5%。结论以淋巴结短径6mm及平扫CT值>20HU为阈值对诊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3例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例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临床分析陶如意*金元贞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人民医院241100*校友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Alergicbronchopu-cmonaryaspergilosis,ABPA)报道很少,现将我院2例及外院1例经确诊综合报道如下。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PVT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结果 12例CT平扫均可见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充盈缺损和主干增粗、扩张,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腔内稍高密度影,及增强血管狭窄或腔内充盈缺损、"线样征"、"靶环征"等特征。同时可见肠壁增厚(12例)、肠壁异常强化(8例)肠系膜水肿增厚(3例)、腹腔积液(3例)等间接征象。结论 MSCT根据PVT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