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透穴法治疗面瘫1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金友  赵锦梅  王云芳 《陕西中医》2000,21(11):515-515
通过在临床中用电针透穴法(阳白透鱼腰,颊车透地仓等)治疗面瘫143例,总有效率为99%。提示本方法具有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有取穴少、联络广、可减少病人的惧怕心理及痛苦的优点,再配合电脉冲治疗,可使其保持较长作用,从而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治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胃扭转属现代医学病名,包含于祖国医学的胃病、胃脘痛,肝胃气痛等范畴内。其主要症状系上腹部胀满、疼痛、或痛近心窝,故又有心腹痛或心痛之称,(勿与真心痛相混)祖国医学认为胃扭转多因气滞、郁结,肝气犯胃,脾胃虚寒、饮食不节等所致. 我院从1984.10—1989.10共治疗本病72例,除2例急性胃扭转手术治愈外,其余70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麻痹 (炎 )是指茎乳孔内 (面神经管 )组织急性水肿 ,面神经管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 ,亦称 Bell麻痹。其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动作消失 ,前额无皱纹 ,眼裂扩大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笑时尤为明显 ;患例不能皱额、挤眼、鼓腮 ,此病相当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 2 0~ 4 0岁为多 ,男性较多见。常只发生于一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本病属祖国医学“口眼斜”、“面瘫”等范畴 ,其发病主要由于风寒外袭 ,风热侵络面部致病。1 辨证分型1.1 风寒外袭 :证见突然口眼斜、面部拘紧 ,恶风畏寒 ,无汗 ,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电针透穴法,对中风偏瘫175例患者的治疗观察,证实了针久刺激量越大,对偏瘫的治疗效果越好;针刺的长度越长,对股肉神经的刺面越广泛,能引起神经的广泛调整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针对的穴位越少,越能减少患者的疼痛,并能保护人体腧穴的敏感性,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针灸疗交,98%以上。  相似文献   
5.
郭金友 《陕西中医》1989,10(5):221-221
<正> 近年来,我们在针灸病房共收治中风偏瘫病人128例,采用电针透穴法治疗,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8例中,男86例,女42例,50岁以下13例,50~59岁39例,60~69岁61例,70岁以上15例;有高血压病史52例,脑血栓病史13例;诊断为脑血栓形成108例,脑出血20例;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7年;其主要症状均为半身不遂。治疗方法主穴分二组,交替使用,采用28号不锈钢针,长75毫米至250毫米。甲组上肢取肩髃透臂臑,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后溪;下肢取环跳透承扶,承山透条口,昆仑透太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伴有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笛I粒子植入.分别在术后24 h、3d、7d、30 d、90d5个时间点评价患者疼痛指标的变化并评估肿瘤近期疗效.结果 43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手术操作成功率100%,治疗后各时间点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植入后24 h疼痛缓解有效率67.4%(P<0.01);植入后3d、7d、30 d、90 d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6%、83.7% 、79.1% 、79.1% (P<0.01).临床近期疗效,CR 4例,PR 16例,SD 17例,PD 6例,总客观有效率(RR)为55.8%,疾病获益率(CR+PR+SD)为83.7%.不同疼痛缓解程度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及获益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伴癌性疼痛的难治性恶性肿瘤起效迅速、疗效持续,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将骨转移瘤患者54例分为两组,其中行125I粒子植入的30例患者为治疗组,植入粒子总数1 581粒,平均每例植入(52±6)粒,另24例患者行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NRS评分)、功能状态改善有效率(KPS评分)、以及病灶治疗疗效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变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的功能状态改善率为60%,高于对照组的29.2%;治疗组的镇痛显效率为36.2%,高于对照组的4.2%;病灶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粒子植入能有效缓解骨转移瘤引起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抗菌手术薄膜对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12月某院神经外科病变手术患者分为使用抗菌手术薄膜组(A组)和普通手术薄膜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A组患者术中手术切口薄膜起边率为38.3%(98/256),低于B组的96.88%(248/256),两组患者薄膜起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57,P0.01)。512例患者,发生SSI17例,发生率为3.32%,A组患者SSI发生率为1.56%(4/256),低于B组的5.08%(13/256)(χ2=7.93,P0.05)。神经外科SSI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BMI)≥24、出现围手术期低体温、吸烟、术前住院日数≥5 d,以及未使用抗菌手术薄膜均是神经外科SS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是否使用抗菌手术薄膜是神经外科SSI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使用抗菌手术薄膜能有效降低起边率和SSI发生率,建议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例一:姜某,男,38岁,1986年8月10日入院,住院号4827。经常觉胃脘部隐隐作痛一个半月。于1986年6月18日因饮食不慎而致胃脘部隐隐作痛不适至今,吞咽时觉胃脘如有梗阻及跳动,跳动停止后方能进食。既往有胃痉挛病史。因病情加重于1986年8月10日住院治疗。诊查时见舌苔薄白质淡红,脉沉细,于中脘穴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