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伤寒杂病论》中的祛除实邪、温中补虚、寒温并用等治法的应用,对《伤寒杂病论》中的阳明热证、阳明腑气不通证、阳虚寒实内结证、脾胃虚寒腹痛证、脾胃虚寒呕吐证、脾肾阳虚下利便脓血证、寒热错杂痞证、脾胃寒热兼杂证等脾胃相关疾病的证治特点及白虎汤、三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黄附子汤、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等相关方剂的用药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李墨辞  郭明章  吴同玉 《光明中医》2022,(18):3312-3315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湿热为患的炎症因子机制。方法 根据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各阶段的研究,结合中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对应肝纤维化各阶段,尤其是早期的中医可能病证,梳理肝纤维化各阶段的主要证型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归纳肝纤维化微观指标的动态变化,推测防治肝纤维化的最佳时期和可能方法。结果 慢性炎症是肝纤维化的使动因素,急性炎症是肝纤维化湿热证的主要分子生物学基础,也是肝纤维化发展的主要诱导因素。结论 及时清利湿热以控制急性炎症,规律饮食、合理作息以减少慢性炎症是防治早期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清利湿热同时还是中断肝纤维化进程的必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4.
针对<伤寒论>中的汗法是指辛温发汗发散之法的观点,提出了仲景所用汗法乃实指通过宣通肺卫肌表而开腠驱邪之法,并从表实表虚证中汗法、以针助药施汗法、解阳郁面红身痒之表郁轻证之汗法、汗后调护及杂病中汗法之应用五方面,列举了汗法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体现,同时提出了温病中所用辛凉清解疏通营卫之汗法与<伤寒论>之汗法实乃同法之说.  相似文献   
5.
仲景方用药度量衡古今折算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方为经典之方,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但仲景方所用药物度量衡的量制为汉制,与现代有很大差异,影响了后世医家对方中剂量的把握。通过考查历史文献和相关文物等,对仲景方用药所涉及的东汉度、量、衡进行考证分析研究,拟定东汉度量衡古今折算标准。应用现代统计学的加权频数均数法对85支东汉尺统计分析,将东汉1尺长度值定为23.2 cm;对东汉的容器考证分析,将东汉1L定为200 mL;通过权衡器考证法、货币考证法、累黍考证法、水密度考证法、黄金密度考证法对东汉重量单位值进行考证分析,将东汉的重量单位值定为:1斤=240 g,1两=15 g。研究为仲景方用药剂量的古今折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类似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6.
仲景方组方严谨、用药精炼,被后世范为经典之方。其中麻子仁丸、厚朴大黄汤中的厚朴以"尺"计量,其剂量为后世医家所争议。为更好探讨研究方药的剂量及比例,通过参考"厚朴一尺"的相关文献记载、度量衡考证及药物实测,并结合全方药物剂量分析,认为仲景方中的"厚朴一尺"的剂量为45.7 g。通过对"厚朴一尺"剂量的考证,为理解仲景方相关方药的用药比例及方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痢疾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方法 根据《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痢》所记载的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算法进行统计。结果 收集并筛选出治疗痢疾的方剂115首,共涉及药物110味,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频次≥30次)依次为茯苓、人参、白芍、黄连等;药性方面以温性为主,寒性次之;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常归脾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高频次药对有黄连-黄芩、茯苓-泽泻,茯苓-白术等;聚类分析得到五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叶天士辨治痢疾时,用药主以甘温,佐以苦、辛,注重脾、胃同治,同时重视湿热、气虚、痰湿、阳虚等证候,立足中州脾胃,清热与除湿并重,多以辛开苦降、酸苦泄热、清热燥湿、调气和血、温肾健脾为法。  相似文献   
8.
仲景方中以容量为计量单位的药物剂量折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方的药物剂量,长期被奉为圭臬。自《伤寒杂病论》成书以来约一千八百年,由于朝代更迭,受到历代度量衡制变更的影响,要对仲景方药物剂量比例的继承与发扬,则必须对其剂量单位进行相应折算。主要从容量单位制的汉今折算与以此为计量单位的药物剂量实测两方面,实现从汉代容量向现代标准衡量的科学换算。  相似文献   
9.
<正>麦冬味甘,性微苦微寒,功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热病后期热伤津液、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和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等证。《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上品,称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用麦冬者共5方。不过,古今剂量换算有别,仲景方中麦冬均以体积计量,这直接导致其用药  相似文献   
10.
仲景方中豆豉用药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拟在考证容量古今折算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考证药物品种、产地、炮制与药物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数据统计学处理方法,对仲景方中豆豉剂量开展古今折算研究。研究得出,仲景方中豆豉当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r(L.)Merr.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发酵之品,东汉1升为200mL,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中豆豉四合(80mL)为48.27g,枳实栀子汤中豆豉一升(200mL)为120.68g,瓜蒂散中一合(20mL)为12.07g。研究为还原仲景用药豆豉剂量及相关配伍提供充分的实证数据,进而指导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