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etanus immunoglobulin,TIG)在重症破伤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把我院收治的39例重症破伤风患者分为两组,TIG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并鞘内注射,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TIG组较对照组患者痉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免疫时效长,无过敏性,易到达靶细胞中和游离毒素,能有效解除肌肉痉挛和减低破伤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38例重症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早期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重视和提高对重症创伤病人的救治能力,扼制病情的进一步发生和发展,尽快恢复已损害和衰竭脏器的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重危病人早期给予呼吸支持,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手术;MODS救治中要抓住主要矛盾,积极运用CBP,尽快使用能有效降低炎症介质血清浓度的药物,防治SIRS的进一步发展。结果:本组病人尽管危重,但经积极救治效果满意,救治成功率高达81.6%,病死率18.4%。结论:对于重症创伤患者要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及早发现和干预MODS,以CBP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以及多器官功能支持疗法能对治疗MODS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一、本组男性209例,女性237例,年龄4~56岁。手术种类:室缺修补153例,房缺修补115例,二尖瓣替换79例(其中4例为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四联症纠治35例,肺动脉瓣切开31例,三联症纠治13例,其他17例。  相似文献   
4.
高全杰  史忠  郭忠杰  陆海华  李霞 《重庆医学》2007,36(18):1807-1808
目的 探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在重症破伤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39例重症破伤风患者分为两组,TIG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并鞘内注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TIG组较对照组患者痉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明显减低(P<0.01).结论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免疫时效长,无过敏性,易到达靶细胞中和游离毒素,能有效解除肌肉痉挛和减低破伤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药物咨询在药学服务中的实践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开展药物咨询前后各2年间的各10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开展药物咨询前的1000名门诊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药物咨询后的1000名患者设为试验组,对2组患者的用药差错情况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共计发生用药差错22例次,用药差错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中共计发生用药差错87例次,用药差错发生率为8.7%,试验组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发现,试验组有967名患者对药学服务表示满意,满意率为96.7%;对照组有765名患者对药学服务表示满意,满意率为76.5%,试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学服务中开展药物咨询能有效降低用药差错发生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毒蛇咬伤268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忠杰  高全杰  刘波 《重庆医学》2008,37(22):2536-2537
目的 总结毒蛇咬伤救治经验,探讨分析毒蛇咬伤救治中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毒蛇咬伤患者临床救治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疗效均较理想,凡就诊时间短、处治及时、毒蛇咬伤后6h内注射抗蛇毒血清者疗效更为满意.结论 毒蛇咬伤后应尽快就诊,综合救治,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  相似文献   
7.
脉络宁治疗高粘滞综合征8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络宁注射液是中药玄参、牛膝、银花、穿山甲、金钗石斛中提取的纯中药制剂.为了进一步探讨它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对82例高粘滞综合征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