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双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以来43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技术保肛的经验。结果 全组病例均顺利完成保肛手术,术后无吻合口漏和出血,吻合口狭窄2例,肠运动功能障碍2例。结论 双吻合技术能够完成以往手工不易完成或无法完成的低位直肠癌切除、吻合,能够极大地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致脑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致脑内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翼点入路手术,术后患者病理提示,没有正常的血管壁成分,和假性动脉瘤的特点符合。患者出院时,结合脑卒中患者日常的生活活动能力测评,其中能力重度障碍者有10例,生活能力轻度障碍者有30例,生活自理者有2例。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动脉瘤全部消失,同时患者有着较好的侧支循环代偿和通畅的载瘤动脉。结论: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致脑内出血患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同时采取手术夹闭和塑形较为困难,在术前更要对颅内血管的代偿充盈情况进行了解,并借助于现代化显微镜手术进行治疗,将会有着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腰椎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穿刺留置导管,是进行腰椎穿刺及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由于其安全、简单、经济,近年来在临床上不断应用、发展,使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就腰椎置管在神经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原理、方法、应用范围、禁忌症及注意事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01-03~2004-12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4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伤后6个月随访,按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7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3例。结论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6.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异常改变,所形成的血管壁瘤样突起,其疾病转归为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患者死亡或残废,居脑血管意外病中的第三位,幸存者随出血次数增多,死亡率随之大幅度增高。直径≥2.5cm者称为巨大动脉瘤,占动脉瘤病例的7.8%。目前治疗颅内瘤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显微镜下微创动脉瘤夹闭手术或选择性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治疗费昂贵。在宽基底巨大动脉瘤治疗时尤为明显,并且栓塞失败的风险也同时增加,很多患者不易接受。显微镜下微创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最佳手术结果为:动脉瘤夹闭和载瘤动脉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1—03-2005-12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03例,均早期鼻饲,预防性应用甲氰咪胍及硫糖铝。出血发生后加用洛赛克、凝血酶及云南白药。结时 本组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37例,占18.2%。死亡8例,占21.6%。站论预防性用药,早期鼻饲及出血后的有效治疗能明显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76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OS评定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及大脑后动脉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应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可获得较满意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次研究选取2011‐01—2013‐01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