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CT@态增强扫描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08年3月-2011年3月间门诊或住院收治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4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人。对照组使用常规增强CT扫描,观察组使用动态增强CT扫描,比较两组的扫描情况及确证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疾病确诊率85.7%,高于对照组的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动态增强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确证率,为切实的治疗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郭丰玉 《中外医疗》2013,(24):178-179
目的研究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脑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45例脑结节性硬化症患者,收集整理所有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行CT扫描,其中检查确诊66个脑室壁室管膜下结节,呈现出高密度分布,钙化总数为41个;12例行增强扫描病例中,2例未钙化结节为13个。结论临床CT影像技术对于脑结节性硬化症具有良好的特征性,对于脑结节性硬化症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以及预测预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临床影像学辅助肩峰下间解剖。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骨科就诊的患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经过了常规肩关节正位以及冈上肌出口X线片的照射。24例患者经Neer分:2例Ⅰ度,10例Ⅱ度,12例Ⅲ度。并且对14例患者另行了B超检查。且其中20例患者又进一步实施了MRI或是MRA检查。后应用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SD进行治疗。且其中的12例患者还同时实施关节镜下的肩袖缝合手术。结果对所有的患者经过了6个月~4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3个月。经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发现患者术前评分在(16.8±4.2)分,而术后为(32.55±1.3)分,可见手术前后的评分比较具有统计性差异。结论在运用ASD进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前要运用临床影响学进行确诊并在手术时进行时时监控以实现更好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郭丰玉 《中外医疗》2014,(13):32-33
目的分析CT及MRI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在脑梗塞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抽选该院神经内科的脑梗塞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在发病6 h内均进行头颅CT及MRI检查诊断病情,比较两种方法对脑梗塞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头颅CT检查出脑梗塞9例,诊断正确率为15%;MRI检查出脑梗塞58例,诊断正确率为96.7%;MRI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CT。结论脑梗塞在早期经MRI检查即能清晰显示出病灶大小、形态及具体部位,便于临床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非增强螺旋CT、B超与IVU+KUB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该院接诊的疑问泌尿结石的患者中选取54例,分别给予其非增强螺旋CT、B超与IVU+KUB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非增强螺旋CT扫查,42例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均经手术或治疗证实。经B超检查,31例诊断为泌尿系结石,1例为假阳性。经IVU+KUB检查,29例诊断为泌尿系结石,3例为假阳性。经3种检查方法对比发现,非增强螺旋CT无论是敏感度、特异度,还是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另两种方法。结论采用非增强螺旋CT,对泌尿系结石进行诊断,可大大提高诊断效果,使得当前泌尿系结石诊断中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疗效差,死亡率高,是医学界需尽快研究的课题。本文报告我院近十年来收住之胃癌(1992-2001),选有完整X线资料,并经手术,病例证实的200例,复习学习有关文献进行临床X线分析,以提高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郭丰玉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11-113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2009年2月~2013年4月诊治的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0例,采用螺旋CT扫描机进行灌注成像分析,观察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梗死区、缺血半暗带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峰值时间(rTTP)情况和缺血脑组织可恢复比率(PRR)和NIHSS评分相关性.结果 ①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梗死区rCBF、rCBV均低于缺血半暗带(t=18.59、12.18),而rMTT、rTTP均高于缺血半暗带(t=23.50、5.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脑组织可恢复比率(PRR)和NIHSS评分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8、0.602,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描述的是组织缺血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缺血性半暗带和脑梗死患者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治疗和评价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