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MALT(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淋巴瘤及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pylori感染引起的不同临床结局主要与H.pylori致病因子、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有关。目前宿主基因易感性的差异在H.pylori感染致病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宿主免疫基因的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疾病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从宿主TOLL样受体、NOD受体、CD14及HLA等免疫因子基因多态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对铅中毒幼年大鼠的中枢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铅对大鼠中枢神经元的损伤以及应用维生素C后的影响,探讨维生素C对铅中毒条件下中枢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1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铅染毒组,维生素C给药组及生理盐水组。各组于出生后第2周、第3周、第4周取材。铅染毒组、维生素C给药组每组18只,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共42只。测量血铅,分别进行凋亡抑制基因Bcl-2、凋亡基因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Fluoro-Jade B荧光染色,并作光密度分析。结果通过对各个时间段各组血铅测定,可得维生素C给药组血铅含量为(2.395±0.974)μmol/L,低于铅染毒组(3.164±1.481)μmol/L。Bcl-2铅染毒组阳性细胞表达少于给药组(P<0.01),而Bax多于给药组(P<0.01),Flouro-Jade B铅染毒组阳性细胞率明显多于给药组(P<0.01)。结论维生素C可降低染铅大鼠的血铅浓度,并具有一定抗细胞损伤作用,对染铅大鼠的中枢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春  夏萍  郝雯颖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38-1339
目的观察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及胃镜下表现,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方法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观察镜下病变部位、性质、病灶大小等,病变部位取活组织检验。结果 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胃镜下病变表现多样化,以胃部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为主,未见食管及胃底部病变,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及溃疡,其中以十二指肠降部病变最多见。组织学改变为无菌性的血管炎,其中有3例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部分患儿胃镜下黏膜表现较皮肤表现出现早且明显。结论早期胃镜检查可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在无皮肤表现前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患儿Toll样受体及Th17相关因子的变化状态。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患儿46例(A组),另选取同时期的46例单纯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B组,46名健康儿童为C组。检测并比较3组Toll样受体及Th17相关因子水平,同时比较A组与B组中不同脱水程度者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与B组Toll样受体及Th17相关因子均差于C组(P0.05),A组与B组Toll样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中相同脱水程度者Toll样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中不同脱水程度者Th17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差于B组中相同脱水程度者(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患儿Toll样受体及Th17相关因子的表达显著异于单纯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及健康儿童,脱水程度对其表达影响较大,可作为患儿疾病诊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体检的26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末稍血微量元素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家长文化程度、收入、居住地及饮食习惯儿童的检测结果。 结果 260例学龄前儿童锌、铁、钙及镁缺乏率分别为31.54%、27.31%、15.38%及1.92%。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的末梢血锌、铁、钙及镁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0岁儿童的末梢血锌、铁缺乏率高于其他年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农村及饮食习惯较差者的末梢血锌、铁及钙缺乏率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收入较高、城镇及饮食习惯较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钙及镁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长文化程度、收入、居住地及饮食习惯儿童的镁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宁波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明显,且年龄、家长文化程度、收入、居住地及饮食习惯均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应根据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对年龄较低、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及饮食习惯较差者给予更多的微量元素因素方面的饮食调节。  相似文献   
7.
鉴于MBBS留学生儿科见习面临的问题,构建标准化病人结合教学查房的儿科见习课堂。学评教结果显示,MBBS留学生对该见习模式综合评价较好,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分亦较高,认为其对培养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均有较大帮助。因此,标准化病人结合教学查房是一种能有效提升MBBS留学生儿科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2020年9月13日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MAP2K1基因变异及GJB2基因变异引起的心-面-皮肤综合征合并耳聋患儿。该患儿女,9个月,表现为多发畸形(特殊面容、心脏畸形、胸廓畸形等)、生长发育迟缓及其他系统的临床表现等。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MAP2K1基因c.383G>T(p.Gly128Val)杂合变异,还存在GJB2基因c.109G>A(p.V37I)和c.187G>T(p.V63L)复合杂合变异。分析心-面-皮肤综合征合并耳聋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特征,丰富了该病的表型谱和致病变异谱。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脏囊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8例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各诊断及治疗情况的优缺点. 结果 8例肝脏囊腺瘤患者均为女性,平均47.5岁,影像学肿瘤病灶4例位于左叶,4例位于右叶,7例表现为囊实性,1例表现为实性;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2例行姑息性切除,6例完整切除,术后病理为肝内胆管囊腺瘤,2例行局部切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结论 肝脏囊腺瘤临床多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易误诊,CT及MRI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推荐囊肿全部切除加周围部分正常肝组织切除术,局部切除患者术后复发率100%.  相似文献   
10.
郝雯颖  夏萍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34-1334
轮状病毒(R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每年引起约1.25亿儿童发病,导致超过35~59万儿童死于RV感染,几乎每个儿童4岁以前都受过RV感染。预防和控制RV感染有赖于对其发病机制的阐明,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RV介导的免疫反应,尤其是T细胞和B细胞相关的研究较多,而天然免疫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天然免疫系统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利用一些非特异性细胞因子,它们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其中最重要就是干扰(IFN),它分为3个型别。本文就RV感染IFN相关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