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研究组采取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6 h时创口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8.33%(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可靠,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处术(PPH)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与单纯PPH,以及单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其价值。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PPH联合外剥内扎术)、对照组1(单纯PPH)、对照组2(单纯外剥内扎术)3组,每组100例。综合比较3组术后各项指标、疗效以及并发症(如水肿、尿潴留等)的不同。结果①术后疼痛、瘙痒、肛缘肿块脱垂以及出血4项量化指标结合患者满意度测评,对疗效进行评价。术后1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l、对照组2。②观察对比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2(P<0.05),与对照组1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便次数增多,观察组与对照组1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对照组2严重(P<0.05)。③排便困难,术后1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均要好于对照组2(P<0.05),与对照组1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术后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2。⑤恢复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2,与对照组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H联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具有较大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预防性回肠造瘘的应用价值,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行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行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预防性回肠造瘘。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加用预防性回肠造瘘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患者吻合V1漏发生率为16%,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预防性回肠造瘘在一定的适应症下有助于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恢复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CD147)在人前列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前列腺癌患者56例(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6例(前列腺增生组)病灶组织中的CD147表达情况;分析前列腺癌患者CD147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运用 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前列腺癌组CD147表达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的14.3%(P<0.05);前列腺癌组CD147的表达与Gleason 评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的年龄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147表达阳性、Gleason 评分高是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CD147的高表达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判断肿瘤进展及临床预后的有效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尾侧入路法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央入路术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尾侧入路术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中转开腹情况;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61.35±10.96)ml少于对照组的(72.49±11.53)ml,手术时间(145.82±21.67)min短于对照组的(176.85±23.84)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2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侧入路可以较容易进入正确外科平面,减少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种术式在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ER、PR表达在甲状腺肿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3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和36例甲状腺良性变化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组织进行S-P法免疫组化分析,对ER、PR在组织中的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甲状腺肿瘤患者)ER、PR在甲状腺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状腺良性变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ER、PR在甲状腺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 ER、PR表达在甲状腺肿瘤中具有指示性意义,可以作为甲状腺肿瘤恶化程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