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华  邱玺鹏  赵伟  张建民  王长庆 《吉林医学》2014,(26):5776-5777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相关因素。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未中转开腹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有11个变量为中转开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上腹部手术史(OR为3.48)、年龄(OR为3.25)、急性炎性反应(OR为2.96)、手术操作技术水平(OR为2.76)、合并糖尿病(OR为2.49)为中转开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较多,因严格按照适应证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详细评估老年患者的个体情况后选择治疗方式,对于急性炎性反应发作时间超过72 h的患者应先采取保守治疗,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强术前、术中监护,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给予常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纳入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均接受常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以及B型超声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常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在胆总管结石中的诊断灵敏性(85.71%)、特异性(100.00%)以及准确度(97.78%)均显著高于B型超声检查。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行常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有效检出其胆总管结石情况,并能发现存在的胆道变异等情况,最大程度避免术中胆道损伤及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其优点是安全性高、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严重并发症。但LC也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尤其是在以下因素下LC更易出现并发症,如腹腔粘连、术野不清,解剖变异、Calot三角区粘连不清、误夹、夹闭不全以及脱落等。笔者在施行LC中,中转开腹(MC)时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处理。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高龄胆囊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输液时间、卧床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胆囊疾病患者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微创和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在患者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超声检查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实际意义,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76例患者以及同期的健康人群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HD11,Sonosite,Acuson S-2000型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人群的门静脉内径(mm)、血流速度(cm/s)和血流量(ml/min)。结果:在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量两项指标上,组间比较,观察组人群的两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的两项指标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05);在血流速度上,组间比较,观察组人群的血流速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的血流速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地监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4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A组给予保留肛管括约肌手术治疗,B组采用吻合器技术Dixon前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正常排便时间及盆腔复发、吻合口复发等局部复发情况。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随访统计1,3,5年生存率。结果:A组术后恢复正常排便时间为术后(30.1±1.2)d,明显比B组(120.5±1.3)d短(P<0.05),自主排便功能良好;B组吻合口复发3例(15.0%),盆腔复发3例(15.0%),局部复发率为30%;A组1例盆腔复发,无吻合口复发病例,局部复发率为5.0%(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65.0%明显高于B组,不满意度5%明显低于B组;生活质量评分在41~50分的人数及比例,A组显著高于B组,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以上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小,前提条件是严格掌握保肛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性与女性人群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对其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12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按性别分为男性组75例与女性组51例。统计所有患者的椎体BMD值和L_(1-5)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评分情况,并分析男性和女性人群腰椎BMD值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结果 (1)男性组各节段腰椎BMD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组,且两组下腰椎段椎体(L_3、L_4)BMD均显著高于上腰椎段椎体(L_1、L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组各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均低于女性组,且两组下腰椎段椎间盘(L_(3-4)、L_(4-5))退变程度均显著高于上腰椎段(L_(1-2)、L_(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组L_4BMD水平与腰椎间盘(L_(4-5))退变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女性组L_3和L_4BMD水平与腰椎间盘(L_(3-4)、L_(4-5))退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人群,其下腰椎段椎体BMD与相邻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均呈负相关关系,BMD水平越低则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越严重;反之,BMD水平提高,则椎间盘退变有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与开腹肠黏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44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以及开腹肠黏连松解术的患者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所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均较开腹手术组短,患者术后出血量以及患者在术后采用镇痛的病例数均比开腹手术组患者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手术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在治疗后腹痛腹胀的症状消失的有20例(90.91%),仍偶有腹痛的患者有2例(9.09%);而开腹手术组患者手术后症状消失的有18例(81.82%),仍有症状者3例(13.64%),其中有1例患者需再次进行黏连松解术,开腹手术组在术后仍有症状以及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多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比开腹肠黏连松解术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具有安全、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