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物中具有的防癌因子对某些癌,尤其是对消化系统癌瘤的预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原儿花胺酸又名3,4-二羟苯甲酸,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它普遍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及坚果中,具有阻断一氧化上硝基奎宁诱发口腔癌,N-甲基-N亚硝脲诱发胃癌,氧化偶氮孟烷诱发结肠癌及二乙基亚硝脲诱发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CONGENITALEXPRESSIONOFmdr1GENEINFRESHCANCERTISSUESFROMSEVERALHIGHINCIDENCENEOPLASMSWITHOUTPREOPERATIVECHEMOTHERAPYZhangYanm...  相似文献   
3.
实验改水对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实验改水对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2001-2003年林州市15个乡867126人,将调查村按照改水类型分为:实验改水村:①深机井、井深≥100米、集中供水:②污染指数小于1.5;③改水〉16年;非实验改水村:未能完全达到上述3条标准者;调查分析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1959-2003年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由相对偏低,逐渐升高.然后下降的趋势。2001~2003年实验改水村与1971~1973年比较,发病率下降34.02%,死亡率下降44.76%,下降具有显著性意义。2001~2003年非实验改水村与1971~1973年比较,发病率下降1.7%,死亡率下降5.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改水降低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应加强饮用水管理,改水、改厕、改善环境卫生、防止浊漳河水、渠水的渗漏,保护水源是预防食管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林州市1964年通过红旗渠引浊漳河水,全市79%的居民饮用渠水,随着渠水水量减少和污染,80年代开始分批大规模改水改厕,为了检验改水降低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效果,进行了改水前后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p53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居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五位[1] 。在我国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 ,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 ] 。由于其在早期阶段多不易被发现 ,得不到及时治疗 ,故预后较差。研究表明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一个多阶段进行性发展过程。上皮基底细胞增生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易患人群的一个早期特征 ,形态学上表现为基底细胞增生 ,间变和原位癌 ,原位癌之前的各种病变被认为是食管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的不稳定性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 ,可向癌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也可维持数年或更长时间不变 ,或退回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6.
7.
股骨颈骨折不易愈合且股骨头常因缺血而坏死因此多需外科手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们总结了1995 1999 年5 月间经治的21 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的护理过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计21 例其中男18 例女3 例年龄最大67 岁最小48 岁平均5 7 .5 岁2 术后护理此类手术病人思想负担较重应针对其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说明手术治疗方案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以解决病人思想顾虑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术中配合指导病人学会在床上做各关节功能锻炼并让病人处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3 术后护理术后病人因麻醉作用肌肉松驰搬运不当或病人躁动易造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966个食管癌高发县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2 460个县中966个食管癌高发县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72年-1975年全国29个省、2 460个县、8.5亿人口3年回顾食管癌死亡调查资料与全国气候、产煤基地、河流、地形等环境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全国2 460个县,98.25%的县食管癌死亡率大于零。全国平均值为15/10万,高于平均值的县(16/10万以上)有966个,占39%,低于平均值的县(15/10万以下)1494个,占61%。(2)从平均气温看:7月份平均气温在25℃-26℃554个县,气温27℃400个县,食管癌死亡率均较高,分别为22.45/10万,33.25/10万;气温20℃以下293个县,死亡率为8.57/10万,气温28℃377个县,死亡率为13.96/10,气温过高或过低的县死亡率均较低;从气候类型看:中温带半干湿季风气候区县食管癌死亡率较高;(3)全国2 460个县食管癌死亡率与煤矿基地成等级正相关,等级相关系数0.9643。食管癌高发县占调查总数的39%,却拥有全国80%的煤矿基地;(4)有河流的县食管癌死亡率41.89/10万,高于远离河流的县29.4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发区多分布在海河水系;淮河水系;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5)山区县食管癌死亡率较高。山区县46.15/10万>过度区县42.48/10万>平原区县27.68/10万,成阶梯状递减。主要集中在晋、冀、豫太行山、陕鄂豫秦岭、鄂豫皖大别山、四川盆地西北部、苏北、新疆西北部、福建南部与广东省东部汕头梅县地区等山区。(6)全国1476个县(不包括高原),食管癌死亡率低于16/10万,没有山区高发现象,而是平原区死亡率7.57/10万>山区5.59/10万。总之,温带、半干旱气候区、煤矿开采区及下游大范围的山区居民食管癌高发,这是因为山区居民终生饮用污染的河水、渠水、河边井水、山泉水等,使人群有效污染比率高,饮用水中,可能含有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而在饮用地下水的平原区县居民,食管癌低发。预防控制的重点区是煤矿等工业企业下游有河流污染的山区,目标是降低人群有效污染比率。结论本文首次用统计学的结果支持《氮循环病因》假说的论点。《氮循环致癌》学说这一理论为癌症的病因预防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开颅术后骨瓣下感染并非罕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果严重,甚至需二次手术,将骨瓣去掉。治疗方法各家不一,效果各异。作者采用摆管冲洗法得到满意疗效。现将1例治疗经过和方法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8岁。以左额顶矢状窦旁膜瘤于1987年3月8日入院。手术取前额冠状皮瓣,右额8cm×6cm骨瓣开颅肿瘤全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脑膜上皮型脑膜瘤。术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介绍以光敏剂-激光为基础的PDT治疗食管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