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新骨形成、硬化坏死骨吸收、防止骨坏死继续发展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理想途径,带血管蒂髂骨移植就是基于这一观点应用于临床,然而,目前应用的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方法骨膜成骨作用较弱,移植骨偏心,骨的生成与吸收呈非中心性进行,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应用带血管髂骨骨膜翻面骨瓣髓内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陈是性股骨颈骨折13例,共2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32~62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3例,21例中,9例…  相似文献   
2.
骨肌系统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及其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冲击波是一种具有剧增高压和高速传导特性的爆破性声波,它们可以打破门窗玻璃和损伤耳鼓膜。二十世纪 80年代初德国医生首先利用高能冲击波击碎肾脏泌尿系统结石,使患者免除手术。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一些骨科医学中心开始利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由此,逐渐演变产生了治疗骨肌系统疾病的体外冲击波疗法 (ExtracorporealShockWaveTherapy,ESWT)。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近年来骨科领域的崭新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可促进骨折愈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肱骨…  相似文献   
3.
超声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部疾患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shockwave therapy,ESWT)治疗肩部疾患的应用价值,比较超声定位及痛点定位ESWT的疗效差异。方法151例肩部疾患患者,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且症状及体征较重。其中肩峰下滑囊炎65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86例,均行ESWT治疗。超声定位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测确定冲击点,痛点定位法以触痛点结合解剖结构体表定位确定冲击点。65例肩峰下滑囊炎患者,采用超声定位25例,痛点定位40例;86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采用超声定位31例,痛点定位55例。采用0.12~0.16mJ/mm治疗能量,以超声及痛点定2位点为冲击点,每次治疗选1~2个冲击点,每个冲击点冲击800~1000次,一般做2~5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5d。对应用超声定位ESWT与痛点定位ESWT治疗肩峰下滑囊炎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超声定位ESWT治疗肩峰下滑囊炎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优良率分别为89.6%、92.3%;痛点定位ESWT治疗肩峰下滑囊炎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优良率分别为67.6%、73.6%。超声定位ESWT的优良率均高于痛点定位ESWT,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定位可通过观察肩部疾患的声像图特征,准确定位,提高ESWT治疗肩部疾患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ACL重建股骨隧道定位及固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时股骨隧道定位及固定方法。方法经临床及膝关节镜检查诊断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者86例采取镜下修复,分别应用经由内向外及由外向内2种定位方法行股骨隧道定位;股骨隧道固定分别应用Endobutton、Rigidfix及可吸收挤压螺钉3种方法。结果经随访10~26个月,Lachman征、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从28分到70分,平均56.65分。结论股骨端隧道由内向外定位方法(通过胫骨隧道)创伤略小,适用于Endobutton、Rigidfix等,但受胫骨隧道位置及角度影响,要使股骨端隧道定位点与前交叉韧带股骨外髁解剖止点完全吻合,必须建立精确位置及角度的胫骨隧道。而股骨端隧道由外向内定位方法创伤略大,适用于股骨端挤压螺钉固定,定位点不受胫骨隧道影响,与前交叉韧带股骨外髁解剖止点较易吻合;而各种股骨端固定方法各有利弊,选择最佳的股骨隧道及固定方法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治疗深部、较深部及浅部骨不连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1月—2022年9月采用ESWT治疗各类骨不连87例。深部骨不连选择聚焦式ESWT(focused ESWT, fESWT),浅部选择发散式ESWT (radial ESWT, rESWT),较深部选择聚焦式联合发散式ESWT (f-rESW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分析影响愈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87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至末次随访时,深部骨不连愈合24例,愈合率75.0%;较深部愈合36例,愈合率78.3%;浅部愈合7例,愈合率77.8%。按治疗方法,三组间年龄、性别、骨不连分型、临床愈合时间和影像不同时间点愈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末次随访时患者是否达到影像愈合分组,愈合组的年龄显著小于不愈合组[(34.3±10.5)岁vs (40.5±10.1)岁, P=0.042],而愈合组治疗次数显著多于不愈合组[(22.6±9.8)次vs (8.3±3.6)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发病机制及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的疗效。方法ARCO分期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战士(排除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者)108例,男86例,女22例,年龄18~25岁,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其中50例采用ESWT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于钻孔减压术后第2天将9~12kV(0.16~0.22mJ/mm2)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患处,治疗后6、12个月复查双髋X线、MRI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58例患者采用单纯钻孔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两组中均无ANFH恶化。ESWT治疗后ARCOⅠ、Ⅱ、Ⅲ期病例股骨头坏死区分别减小了22.9%、32.8%、34.3%,其中ARCOⅡ、Ⅲ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组(P<0.01)。治疗后6、12个月复查显示,ESWT联合钻孔减压治疗组HHS升高较早、较快,由54.2分分别升至90.2、83.2分,疗效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其中ARCOⅡ、Ⅲ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组(P<0.01)。结论ESWT对早中期ANFH疗效显著,有望在临床治疗骨肌系统慢性损伤性训练伤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DRFS)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并椎体滑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the 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 DRFS)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并椎体滑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慢性下腰痛并神经根(或马尾)症状的腰椎峡部裂患者,椎体滑移Ⅰ-Ⅱ°,采用DRFS内固定,峡部周围植骨融合.结果 26例平均随访17个月,患者下腰痛症状消失,除1例外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复查腰椎X线片提示:椎体复位良好,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DRFS内固定 峡部周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峡部裂并椎体滑移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破骨细胞生成及其骨吸收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股骨及胫骨骨髓,分离培养骨髓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并行流式细胞仪鉴定。取BMMs采用不同浓度LPS(0、100、200、500、1 000、2 000 ng/m L)培养后,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检测不同浓度LPS对细胞活性影响。为探讨LPS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取BMMs分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组、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组、M-CSF+RANKL+50 ng/m L LPS组、MCSF+RANKL+100 ng/m L LPS组,对应培养后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计算破骨细胞面积百分比。为探讨LPS对Connexin43蛋白及基因表达影响,将BMMs分别分为对照组(M-CSF+RANKL)、LPS组(M-CSF+RANKL+100 ng/m L LPS)以及对照组(M-CSF+RANKL)、50 ng/m L LPS组(MCSF+RANKL+50 ng/m L LPS)、100 ng/m L LPS组(M-CSF+RANKL+100 ng/m L LPS)培养后,行Western blot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为探讨LPS对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的影响,将BMMs分为M-CSF组、M-CSF+RANKL组、M-CSF+RANKL+50 ng/m L LPS组、M-CSF+RANKL+100 ng/m L LPS组对应培养后,采用骨吸收实验检测骨吸收面积百分比。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培养细胞为BMMs。CCK-8法检测显示与其他浓度相比,100 ng/m L LPS明显促进BMMs活性(P0.05)。TRAP染色示,M-CSF组未见破骨细胞生成;与M-CSF+RANKL组相比,MCSF+RANKL+50 ng/m L LPS组、M-CSF+RANKL+100 ng/m L LPS组破骨细胞体积更大、细胞核更多,其中后者最显著,3组破骨细胞面积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LPS组Connexin4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对照组、50 ng/m L LPS组以及100 ng/m L LPS组Connexin43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实验示,M-CSF组未形成破骨细胞骨吸收;M-CSF+RANKL组、M-CSF+RANKL+50 ng/m L LPS组、M-CSF+RANKL+100 ng/m L LPS组骨吸收面积百分比逐渐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 ng/m L LPS能够促进Connexin43的表达,从而使破骨细胞生成增多,骨吸收功能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骨膜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6例,40髋。除4例失访外,平均随访2~8 a,并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百分法判定。结果 优2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7%。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骨瓣可重建股骨头血运,重建骨小梁,防止股骨头塌陷。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不同学者对膝关节损伤前交叉韧带重建方法存较多争论,因此寻找简便、经济的修复方法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6股自体腘绳肌腱“人”字形编织重建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9例单侧前交叉韧带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6股自体腘绳肌腱人字形编织,胫骨隧道钻取双隧道模拟前内、后外两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于重建前后利用IKDC分级,Lysholm功能评分和KT-2000TM关节动度仪测试试验,对患者进行主观和客观评分,并应用IKDC分级进行影像学评估。 结果:19例患者随访的IKDC分级:A级8例、B级10例、C级1例,无伸膝受限,活动范围120°~140°,平均126°。KT-2000TM膝关节稳定性测量在90.7 kg,136.1 kg和最大拉力时,患膝和健膝之间的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重建前(P < 0.01)。影像学IKDC评估为:A级15例(79%),B级3例(16%),C级1例(5%)。结果证实,应用6股自体腘绳肌腱“人”字形编织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短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