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究抗烯醇化酶1 (enolase 1,ENO1)抗体、二甲双胍(metformin,MET)通过靶向肿瘤干细胞对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TX)耐药型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干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0 mmol/L MET联合40μg/ml抗ENO1抗体处理CTX(35 ...  相似文献   
2.
癌细胞和人血管内皮粘附与器官特异转移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5种不同类型的人肿瘤细胞系与4种不同采源的人微血管内皮的粘附,并探讨粘附作用与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人微血管内皮培养形成完全汇合的静止内皮单层后,与Calcein AM标记人肿瘤细胞系进行粘附测定。结果:8种食管癌细胞系中,有6种与人肺内皮的粘附显著强于与肝窭内皮的粘附;7种食管癌细胞系与人正常食管厦食管癌内皮的粘附均强于与人正常肺内皮和肝窭内皮的粘附.这与食管癌临床上肺转移多于肝转移,但相对于远处转移,更倾向于食管内侵袭播散性转移的特征一致。4种结肠癌细胞系与人肝窦内皮粘附均显著强于与人肺内皮和食管正常内皮.与临床上结肠癌主要发生肝转移的特征一致。肝癌、胃癌、肺癌细胞系与内皮的粘附也与临床上转移特征一致。结论:不同组织类型肿瘤细胞与器官采源不同的人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选择性,且这种粘附特性与临床上肿瘤的组织特异性转移密切相关。阻断这种粘附作用有可能治疗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共培养对结肠癌细胞功能以及肝转移能力的影响,为结肠癌肝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基本实验材料.方法:体外将人肝窦内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进行共培养21轮,采用Transwell法、明胶酶谱分析、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共培养后结肠癌细胞SW1116P21体外侵袭、增殖、克隆形成能力;采用皮下成瘤实验以及实验性肝转移实验检测SW1116P21皮下成瘤以及肝转移的影响;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相关分子的改变.结果:共培养后的结肠癌细胞SW1116P21的细胞间界限明显.侵袭检测发现,SW1116P21细胞的侵袭能力较SW1116亲本细胞提高了2倍;明胶酶谱分析检测发现,SW1116P21分泌MMP-2/9的能力显著高于亲本细胞.皮下成瘤实验发现,SW1116P21皮下成瘤能力显著增强.实验性肝转移发现,SW1116P21肝转移能力显著高于SW1116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W1116P21细胞表达E-cadherin显著下调,vimentin表达上调.结论:结肠癌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可促进瘤细胞侵袭、增殖、克隆形成以及体内细胞生长,更易发生肝转移,这种影响是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后结肠癌细胞发生EMT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HT5"SS〗: 制备抑制食管癌细胞与肺血管内皮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为研究食管癌转移的靶向治疗剂打下基础。〖HT5W〗方法〖HT5"SS〗: 以人食管癌新鲜组织分离的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采用活细胞荧光、ELISA、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实验、Weastern bloting等方法筛选并鉴定抑制肿瘤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HT5W〗结果〖HT5"SS〗: 共融合获得了1 134株杂交瘤克隆,在能与食管癌细胞膜反应的486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6 D3靶抗原蛋白在人肺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鉴定16 D3对肺癌的体内外抑制功能,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抗体药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分析16 D3靶蛋白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单克隆抗体16 D3识别的抗原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共接种移植瘤模型评估16D3对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Transwell法和CCK-8法检测单抗16D3对人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6 D3靶蛋白分别在亲本和sphere培养的人肺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单克隆抗体16 D3的靶蛋白在7种人肺癌细胞的胞内及胞膜上均有表达,在76.9%人肺癌患者组织中特异上调表达。该单抗在体内能较显著地抑制人肺腺癌GLC-82的生长,抑制率为58.23%( P<0.05)。在体外对该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6.91%、24.23%和23.67%。该单抗的靶蛋白膜表达阳性细胞比例经sphere培养后显著上升。结论单抗16D3靶抗原在人肺癌中特异表达,并可被sphere培养富集。单抗16D3在体外具有多种抑制功能,在体内能显著抑制人肺腺癌生长,可能是一个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新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抗人肝癌干细胞单抗28C10体内外功能,为肝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候选治疗剂。方法:采用无血清成球实验、侵袭实验和CCK-8方法等检测分析28C10单抗对MHCC97-L sphere的细胞自我更新、侵袭和耐药的影响。裸鼠体内治疗实验研究单抗28C10联合顺铂对MHCC97-L移植瘤生长的作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该单抗识别抗原的分子量。结果: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单抗28C10能够识别MHCC97-L中CD90阳性细胞的比例为2.75%。体外功能实验结果显示单抗28C10能显著抑制MHCC97-L sphere细胞的无血清成球能力和侵袭能力,抑制率分别达33.33%和53.8%。28C10能显著抑制MHCC97-L sphere的顺铂耐药能力,其IC50为0.74 μg/ml,而对照组的IC50为1.42 μg/ml。抗体体内治疗实验结果显示,低、高剂量抗体28C10均能抑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了24.0%和67.7%,单独顺铂组肝癌移植瘤的抑制率为35.9%,而顺铂联合高剂量抗体28C10组对肝癌移植瘤的抑制率达到7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单抗28C10识别的抗原蛋白分子量约100 kD。结论:筛选获得了1株抗肝癌干细胞的功能性单抗,为靶向肝癌干细胞治疗肝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嵌合抗体VcD11的各种生物学特性,确定其人源性,特异性,中和VEGF的中和活性以及体内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纯化的VcD11进行ELISA和Westerm blot实验,分析其人源性、特异性;采用抑制由VEGF刺激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实验分析VcD11的中和活性;采用近交系小鼠T739的小鼠肺腺癌LA795实验动物肿瘤模型分析VcD11的抗肿瘤活性。结果VcD11在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中均呈阳性结果,并可抑制由VcD11的刺激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虽未能明显抑制小鼠肺腺癌LA795原发瘤的生长,但可显著抑制其肺转移灶的形成和工。结论,抗VEGF嵌合抗体VcD11具有人抗体的恒定区,可与人VEGF特异地结合,并具有良好的中和活性和抗肿瘤转移的活性。它可能在临床治疗肿瘤中有着重要、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肿瘤自身抗原可以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产生与肿瘤相关的自身抗体.因此,在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肿瘤自身抗体谱.本研究拟寻找鉴定卵巢癌自身抗体谱,研究这些自身抗体作为卵巢癌诊断候选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同时鉴定这些自身抗体的抗原,为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候选靶抗原.方法 用卵巢癌组织建立了库容量达1.82×106pfu的cDNA表达文库,用卵巢癌患者血清进行了文库血清学分析(SEREX),筛选获了阳性抗原克隆,进一步分析了其中5个克隆与48例卵巢癌48例正常人血清的反应情况.结果 获得的67个阳性克隆中,5个克隆与已知EST序列明显无同源性,另外49个克隆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BHLHB2等5个抗原克隆与卵巢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反应阳性率分别为41.6%(14.6%)、29.2%(6.25%)、29.2%(12.5%)、31%(18.7%)、31%(6.2%).联合5个克隆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75%.结论 本研究发现的45个卵巢癌抗原可能作为卵巢癌诊断新的候选血清学标志物和免疫治疗潜在分子靶点.BHLHB2等5个克隆与卵巢癌患者血清的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的血清,5个克隆联合诊断卵巢癌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相关自身抗体可作为卵巢癌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抑制胃癌增殖功能性单抗的制备、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批量制备、筛选、鉴定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为筛选获得与胃癌增殖相关的基因/蛋白奠定基础.方法:以人胃癌细胞系NCI-N87免疫BALB/c小鼠.经脾细胞融合后制备单抗,活细胞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细胞增殖实验、ELISA、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筛选鉴定抑制胃癌生长的功能性单抗.结果:共获得1012株杂交瘤,252株能与胃癌细胞膜反应,145株与正常胃组织不反应或低反应.11株单抗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N87的增殖.其中1株单抗IB7属IgMκ类,其识别的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kDa.结论:成功获得了多株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功能性单抗,其中1株单抗识别的抗原可能具有作为胃癌靶向治疗靶标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肺癌抑制性抗体及其抗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定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1E2及其抗原,为治疗肺癌提供有潜力的靶向抗体治疗剂和分子靶位。方法:采用活细胞荧光、MTT细胞增殖实验、ELISA、动物体内治疗实验等方法检测鼠单克隆抗体1E2对人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单抗与癌细胞的结合部位、单抗的亚类和单抗对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以Western blotting和MALDITOF质谱方法鉴定该功能性单抗的抗原。结果:单抗1E2能够与肺癌细胞GLC82和NCI-H520的细胞膜结合,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表明单抗1E2能够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达49%。Western blotting显示其抗原相对分子质量约110000,质谱鉴定该抗原为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oyl-phosphate synthetase1,CPS1)。结论:单抗1E2能够在体内外抑制肺癌的生长,具有成为肺癌靶向治疗剂的潜力。该抗体识别的抗原CPS1可表达于肺癌细胞的细胞膜,可能是一个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