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估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在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效果和医疗经济学指标.方法:胰岛素治疗的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CSII组(46例,T1 DM 2例,T2 DM 44例)和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MSII)组(41例,T1 DM 3例,T2 DM 38例);2组靶血糖值为3.9~7.9 mmol/L.观察2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日、术前血糖达标率、治疗3d时血糖水平以及术前降糖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CSII和MSII 2组间的血糖达标时间(d,2.2±1.6 vs 8.5±4.8, P<0.01),术前准备时间(d,4.6±3.2 vs 11.8±6.8, P<0.01),住院日(d, 19.6±9.4 vs 26.2±10.0, P<0.01),术前血糖达标率(85.4% vs 53.2%, P<0.01)、治疗3d时空腹血糖水平[(7.5±1.8) mmol/L vs (10.5±2.6) mmol/L, P<0.01],CSII组在降糖方面明显优于MSII组,CSII组的术前降糖费用高于MSII组(元,867.9±574.4 vs 497.9±283.6, P<0.01),但2组间的住院总费用(元,25007±18048 vs 24919±21617, P>0.05)无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不增加住院总费用的基础上可带来更好的血糖控制,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自1978年以来共收住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症状的甲亢50例,现作临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49例,女1例,年龄22~55岁,平均34±9.1岁。周期性麻痹病程21.62±28.73月(20d至9年)。甲亢病程20±26.27月(20d至8年)。 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指标:①周期性麻痹发作同时有甲亢的临床症状,如心慌、怕热、多汗、手抖、体重减轻、甲状腺肿大等。②血清T_3、T_4和/或FT_3、FT_4增高。③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随访半年以上周期性麻痹不再发作。对于有些病人T_3、T_4不升高或仅T_3升高  相似文献   
3.
对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mellitus ,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时的胰岛素用量,及其对血清尿酸水平、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T2DM患者80例,分为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A组)和单纯胰岛素治疗组(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尿酸水平、白细胞计数,及治疗12周后全天胰岛素用量。结果:A组和B组能同样有效地降低血糖,但A组胰岛素用量低于B组(2 2 .9±5 .3)U比(2 6 .4±6 .8)U ,P <0 .0 5 ,治疗后A组尿酸水平显著下降,由治疗前的(2 71.4±10 7.2 ) μmol/L降为(2 2 3.1±78.5 ) μmol/L ,P <0 .0 5 ,同时其白细胞计数的对数值亦显著降低(9.6 3±0 .0 9)比(9.72±0 .13) ,P <0 .0 1。结论:罗格列酮能减少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时胰岛素用量,同时降低其血清尿酸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提示罗格列酮在减少T2DM患者胰岛素使用量的同时,对体内炎性反应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组56例,有视网膜病变(DR)组53例,DR组进一步分为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8例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15例,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DR组患者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5);PDR组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也显著高于BDR组(P<0.05)。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相关,检测血脂及治疗血脂异常对防止DR的发生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健康对照组(NC组,20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46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2DM+MA组,54例)血清AP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结果:NC组、T2DM组及T2DM+MA组血清APN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水平与BMI、WHR、TC、HbA1c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HR、TC成为影响脂联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低血清APN可能与T2DM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APN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合并DNⅢ期2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单双号随机均分为前列地尔组及联合治疗组(灯盏细辛+前列地尔组)(n=80)。2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前列地尔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1次/d,连续3周。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10μg前列地尔注射液行静脉滴注及30 ml灯盏细辛注射液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UAE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尿蛋白(CSP-Z)定量。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UN、Cr、UAER、β2-MG、CSP-Z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够更有效治疗早期DN,对患者DN进展有一定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8.
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 型糖尿病 (T2 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检测 10 2例 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质量指数 (BMI)、血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肾功 5项、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按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分为 2组。结果 :在 T2 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 (P<0 .0 1) ,心脏舒张功能显著降低 (P<0 .0 1) ,尿 β2 、α2 微球蛋白 ,AL b排泄增加 (均 P<0 .0 1)。结论 :T2 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 ,同时伴心脏舒张功能损伤 ,这种尿酸变化可能与肾小管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关.方法: T2DM患者318例,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2组,对患者尿酸、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肌酐、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白细胞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01),其与年龄(P=0.001),收缩压 (P<0.05)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尿酸差异经血肌酐修正后相关性消失.尿酸等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血肌酐(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P<0.001),BMI(P=0.004),白细胞(P=0.001)具有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肾脏对尿酸清除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