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LTC)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72例实施SLTC的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者42例为观察组,按常规伤后3个月后颅骨修补者30例为对照组,使用改良功能生活指数量表(RFLI)对2组患者伤后1 a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伤后4周及1 a,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4.4±17.6)分和(83.3±13.1)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3.9±18.4)分和(71.4±16.8)分,伤后4周2组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别(P>0.05),伤后1 a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 a内,观察组颅骨缺损综合征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TC后早期修补可及早预防、终止或逆转颅骨缺损而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解除颅骨缺损带来的精神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2月17日-2013年10月28日应用日本他喜龙FIXSORB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3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40-85岁,平均56.5岁。左侧18例,右侧15例。骨折类型:闭合性28例,开放性5例。横形骨折19例,纵形骨折14例,均为新鲜骨折。单独使用可吸收螺钉28例,联合使用张力带加强5例。结果采用国际上常用膝关节功能评价的HSS评分评定其疗效,33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9.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骨不连、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侧膝关节平均关节活动范围为115°±10°,HSS评分由术前的40.09分提高至89.09分。结论可吸收螺钉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内固定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在体内溶解吸收,勿需二次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眶尖部硬膜外血肿压迫引起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14眼)眶尖部硬膜外血肿压迫引起视神经损伤的患者,患者视力:无光感~0.7,其中无光感1眼,光感(+)3眼,0.06者3眼,0.08者1眼,0.3者2眼.0.4者1眼,0.5者2眼,0.7者1眼.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疗法,其中6例6眼患者还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视力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视力都有明显改善.治疗后视力:光感(+)~1.2,其中光感(+)1眼,眼前手动1眼,数指/40 cm 2眼,0.4、0.5、0.6、0.7、0.8、1.1和1.2者各1眼,1.0者3眼.仅采用基础治疗患者视力:光感(+)、眼前手动、数指/40cm者各1眼,余5眼平均视力0.7;基础治疗联合手术治疗患者视力:数指/加cm者1眼,余5眼平均视力0.96.结论 眶尖部硬膜外血肿压迫引起的视神经损伤,属于间接损伤,早期诊断、治疗减轻或解除压迫可明显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4.
颅骨生长性骨折(growing skull fractwre,GSF)是颅骨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颅骨线性骨折后,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折不愈合,反而逐渐增宽形成颅骨缺损,继之可出现迟发性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自2001年~2007年间共收治此类患者5例,现就诊断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8—2014‐02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内镜微创组与开颅血肿清除组,2组均31例,内镜微创组采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不良反应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结果内镜微创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明显较开颅血肿清除组少( P<0.05),二者引流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微创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颅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23%、3.23%、0,与开颅血肿清除组6.45%、6.45%、3.2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内镜微创组血肿清除率明显较开颅血肿清除组低(P<0.05),内镜微创组Ⅰ级患者占54.84%,较开颅血肿清除组的29.03%高( 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高效等优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血肿清除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溶性止血纱布在高血压脑出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可溶性止血纱布组71例,术中应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创面止血;对照组63例,常规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和创面保护.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可溶性止血纱布组止血成功率为98.59%(70/71),对照组止血成功率为88.89%(56/63),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47,P<0.05).结论 止血纱布创面止血效果确切;应用安全、灵活,合理使用还可有效防止脑组织塌陷引起的继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止血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TPP)包载EPO的纳米粒对受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的作用.方法 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chitosan,CS)-三聚磷酸钠(TPP)/EPO纳米粒,对纳米粒进行表征.TBI大鼠分成4组(每组8只),用PBS、1 mg·mL-1壳聚糖(CS)-TPP 300 μL、200 U·mL-1EPO 300 μL和CS-TPP/EPO 300 μL分别皮下注射,用水迷宫法评价其对脑损伤的作用.结果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EPO纳米粒的粒径(348-±8)nm,EPO的包封率为75.16%,在pH 7.4的释放曲线成典型的双相释放.载EPO纳米粒对TBI大鼠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EPO纳米粒能显著改善TBI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提出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意识障碍多见且明显,不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并发症多,误诊率高及病死率高,本组40例患者中,治愈20例,进步10例,恶化6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应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及结合辅助检查共同判断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神经外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患者多见[1]。本组通过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0-01—2011-08我院神经外科收治36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7-10—2012-10急诊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0例,按降压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早期强化降压组(80例)和指南标准降压组(80例),分别给予强化降压和标准降压治疗。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4h后2次头颅CT血肿体积变化情况。结果早期强化降压组发病0~24h平均收缩压控制在145mmHg,24h内血肿体积扩大6例(7.5%);指南标准降压组平均收缩压控制在170mmHg,24h内血肿体积扩大14例(17.5%),2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早期强化降压组明显小于指南标准降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可预防和减少血肿扩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