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干预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主要并发症的特点及影响其存活率的相关因素 ,以便改进干预措施 ,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 方法 对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于生后 2 4 h内转入 NICU的 12 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按出生体重分 3组 ,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转归、主要死因、肠道喂养开始时间及体重变化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导致极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 (30 % )、妊娠合并症 (2 1% )、羊膜早破 (15 % )和原因不明 (30 % )等。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 ,主要为高血糖 (5 7% ) ,缺氧缺血性脑病 (46 % ) ,呼吸窘迫综合征 (33% ) ,感染(30 % ) ,低体温 (2 5 % ) ,呼吸暂停 (2 4 % ) ,脑室内出血 (18% )和动脉导管未闭 (18% )等。由于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不同体重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为 84 % ,若排除因经济困难或担心后遗症而放弃治疗后死亡的病例 ,则存活率为 91% ;其中出生体重≤ 10 0 0 g者为 5 9%。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和先天畸形。存活者能耐受经口胃管喂养开始时间为 (6± 4 ) d,不同出生体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F=1.36 ,P>0 .0 5 ) ;自行吸吮开始时间为 (2 3± 14 ) d,且随出生体重增加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 12 6例 ,在入院后 2 4h内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并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PTT)、D 二聚体 (DD)含量和血小板 (PLT)计数。分别以SIRS符合项数及预后、疾病严重程度分组 ,观察其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 ,SIRS新生儿中危重病例所占百分比及病死率明显增高 ,PT、TT、APTT、DD也增高 ,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间PT、TT、APT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死亡组DD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1)。危重症组PT、TT、APTT、DD与非危重症组比较 ,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SIRS新生儿存在凝血机制的活化 ,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 ,病情越重 ,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 ,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国产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5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和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大、小剂量组于生后第8 d给予rhuEPO治疗,剂量分别为500 U/(kg·周)和250 U/(kg·周),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共6周。三组均于治疗一周后予口服元素铁6 mg/(kg·d)。[结果]三组早产儿生后血色素和红细胞压积均逐渐下降,大剂量组下降幅度最小,对照组下降最明显, 三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大、小剂量组于治疗一周后网织红细胞即明显上升,于第4、5、6、7、8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0.01);三组血清铁蛋白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于生后第8周(停药后1周)三组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与小剂量组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剂量组输血例数较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用药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rhuEPO辅以铁剂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且500U/(kg·周)效果优于250 U/(kg·周)。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CH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CCHS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2002年8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反复撤离呼吸机失败的5例患儿临床资料,经过仔细观察及相关检查,除外可导致低通气的心、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原发病,结合相关文献,对照cCHS诊断标准.结果 5例患儿均有CCHS的典型临床特征:清醒时有足够的通气,睡眠时呼吸频率减慢,通气不足伴高碳酸血症,常需机械通气,对低通气所致的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无呼吸增快及觉醒反应.第1例在早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明确诊断较晚,提示CCHS的临床特征不易认识可致漏诊.结论 对于持续存在的睡眠状态通气不足及高碳酸血症,无心、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原发病可解释时,应考虑CCHS,采取措施尽早明确诊断,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危重新生儿转运的病因及合并症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转运患儿病因及合并症调查以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水平。方法 对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由该院转运回NICU的177例患儿作病因,合并症及新生儿转归调查分析。结果 转运病例中主要病因是新生儿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大多有合并症发生。其中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合并症发生率最高,各系统合并症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及呼吸系统多见,177例中危重儿占69.5%。随着危重评分越低,发生合并症及病死率越高。结论 加强与基层医院联系及指导,做好转运前疾病危重度评估及稳定病情措施。做好转运前后及转运过程中的治疗及监护,及时反馈转运结果以提高转运成功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1病史摘要 患儿,男,7个月,因“皮疹4d,惊厥2d”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入院前4d出现手、足部皮疹,渐波及躯干和臀部,伴精神倦怠,间断呕吐胃内容物,无明显发热,无抽搐,于门诊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入院前2d出现睡眠时抽搐,间有烦躁、哭闹,倦怠渐加重。入院前1d惊厥频繁发作伴肢体震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光源、不同强度光疗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最佳光疗方法.方法将92例符合条件的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传统的蓝光光疗,B组使用白光光疗,C组使用蓝绿光疗毯,每例测定光强度,胆红素下降到185μmol/L时停止光疗.结果 B组光强度明显大于A组和C组,C组光强度明显大于A组(p<0.001);平均光疗时间B组显著小于A组和C组(p<0.001和p<0.05),C组显著小于A组(p<0.05);每小时胆红素下降值及下降率B组显著大于A组和C组(p<0.001和p<0.05),C组显著大于A组(p<0.05).而每单位光强度(μw/cm2/nm)每小时胆红素下降值A组明显大于B组和C组(p<0.001),B组和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再次光疗及副作用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光疗效应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常规测定光疗强度,使用高强度光疗可避免无效光疗及减少光疗时间;相同光强度下蓝光效果优于白光,白光易观察病情;增大照射的体表面积可以提高光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结核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先天性结核是由于母亲患有结核病,结核杆菌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多于生后2周内发病,但临床诊断困难,生前易误诊,多于死后尸检时发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迄今报道40余例。我院自2000年以来确诊2例先天性结核,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败血症换血指征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新生儿免疫功能未成熟的特点,由1925年开始发展起来的,用作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手段之一的交换输血(简称换血),于1970年以后,作为一种免疫治疗手段,用于重症新生儿败血症,并取得一定疗效,但换血指征并不明确。本文通过对13例败血症新生儿的换血,就如何选择病例,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