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所谓之“汗出”,即现今之“汗证”。根据汗出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临证以自汗、盗汗为多见。《伤寒论》中有关汗出一证的条共77条,以自汗为多,盗汗、战汗、脱汗论述较少,而黄汗一词未提及,在《金匮要略》中有专门论述。自汗在症状表现上又可分为大汗出、微汗出、汗出、手足濈汗出、头汗出剂颈而还、额上微汗出、额上生汗等。现将《伤寒论》中有关汗出一证的证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大鼠模型细胞因子(CK)网络的调节作用,揭示加味四逆散治疗肝郁证UC的部分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免疫法及束缚法的复合因素制作UC肝郁大鼠模型,检测加昧四逆散各剂量组与模型组血清IL-1β、IL-6、IL-4、IL-10的水平,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的IL-1β、IL-6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IL-4、IL-1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肝郁证UC的途径之一,可能是抑制了UC肝郁时IL-1β、IL-6等炎性CK,上调了IL-4和IL-10等抑炎性CK,从而调节CK网络,纠正异常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细胞对炎症的反应性,从而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及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与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完善自身的理论实践。老子认识论思想与张仲景《伤寒论》辨证思想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继承与发扬中医理论,广泛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归类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疡科心得集》内服方的用药规律。结果显示《疡科心得集》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种类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祛瘀药;使用频次在25以上的中药依次为炙甘草、当归、白芍、茯苓、人参、川芎、黄芩、白术、牡丹皮、防风、柴胡、连翘、生地黄、栀子。提示《疡科心得集》在治疗外科疾病过程中注重补养气血,顾护脾胃;清法亦为治疗疡病的主要治法;疡科之证在上部者多用防风,在中部者多用柴胡,下部者多用黄芩;治疗中兼顾气血,以川芎活血行气。  相似文献   
6.
人参、黄芪二药自古以来就是用于养身、祛邪的要药,且在《神农本草经》上已有人参补脏气、黄芪固卫气之分的记载。仲景方则将这种区别发挥至极,以人参补养元气的不足以及脏气的虚耗,发挥其安神止悸的作用,并且广泛用于健脾益气、扶助正气的治疗;以黄芪治疗卫表不固导致的诸多症状,并且发挥其甘温之性,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凝滞肌肤血脉。同时,仲景十分重视二药在调节水液运行代谢方面的区别,津液丧失、气阴两虚者用人参,以其生津;自汗皮水、风湿身重者用黄芪,以其利水。  相似文献   
7.
麻黄细辛附子汤新用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临床实践发现,麻黄细辛附子汤可有效治疗素体阳虚阴盛之顽固性失眠。其中麻黄所发挥的作用有二:一可有效温振心阳,心阳充足则可使心火下蜇于肾,为阳气入阴提供条件;二可破阴寒凝结,寒凝散则为阳气入阴打开通路。细辛、附子辛温,共奏扶阳之效。如此使得体内阳气充足,使阳入于阴之通路开,则阳自能入阴。阳入阴则寐,失眠自愈。  相似文献   
8.
当归四逆汤为张仲景所创.该文通过分析当归四逆汤方证的形成过程和条文症状可知当归四逆汤证以风邪、寒邪为病因,以气血亏虚、寒凝于里为核心痛机.病性以虚为本、为因,以实为标、为果;虚者血虚阳弱也,实者瘀血水饮阻滞也.此方证适应症中手足厥寒与脉细欲绝由血虚寒凝兼血瘀津停所致;脉浮革与肠鸣由血虚阳弱、阳浮于外所致,脉微弱与身痛如...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包括 :动物模型的建立 (动物的选择及造模方法 ) ,各种实验指标的观察 ,中医药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影响 (中药灌胃、灌肠、静注及针灸 )。并对中医药研究现状作以评述与展望。指出 ,部分实验可重复性差 ;在对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上仍缺少客观、深入、系统的研究 ;虽然有研究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 ,但多数实验只停留在单一的疗效观察及一些实验指标的检测上 ,目前在中医领域内对UC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而实验指标的检测尚存在着某些片面性。认为有必要在多系统方面进行研究 ,如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的调节、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等 ,这正体现了中医药作用的特点—多系统、多层次、多功效、多靶点。指出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来研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其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0.
叶彤  谷松 《河南中医》2019,39(12):1783-1785
脾胃强弱在《伤寒论》六经病的发生、传变中起重要作用。脾胃之气不足,营卫之气不能外达,卫外功能下降,外邪侵袭人体而发太阳病;胃为阳土,若阳明热盛,热盛伤津,胃气不降,腑气不通,燥实互结,则发为阳明腑证;少阳病的发病前提是脾胃虚弱,致正气不足,邪气侵袭而发病;阳气不足,则阴寒邪气易直中太阴,出现阳虚寒盛之证;肾阳不足,邪气直中少阴,发为少阴病;中气不运,胃气易逆,脾阳易陷,则阴阳不相顺接,发为厥阴病。《伤寒论》中大量使用生姜、甘草、大枣顾护脾胃,在运用峻下祛邪治法中,亦不忘顾护脾胃,在煎煮和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也时刻注重脾胃,方后的药后宜忌与注意事项,也体现了张仲景固护脾胃的学术思想。辨析脾胃之气的盛衰对掌握疾病发展传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