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小华  谢海洋 《右江医学》2007,35(6):636-637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常规组(n=42)控制血糖于11.1 mmol/L以下即可,强化组(n=42),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3.9~6.1 mmol/L)。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结果强化组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病人血糖,还可以相应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proteasome)抑制剂LAC(lactacystin)和β-LAC(β-lactacystin)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 以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作为刺激剂,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BrdU掺入率),检测CD3+CD25+/CD3+及CD3+CD69+/CD3+细胞比例, 同时用RT-PCR检测蛋白酶体11S调节蛋白PA28及细胞因子IL-2 mRNA的表达。结果: (1)对预先活化的T淋巴细胞,LAC和β-LAC降低 T淋巴细胞BrdU掺入率(P<0.05);(2)LAC和β-LAC不影响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各时点,P>0.05),而显著抑制T细胞表面抗原CD25表达(48 h、72 h,P<0.05);(3)与对照组相比,LAC和β-LAC明显下调T淋巴细胞PA28、IL-2 mRNA的表达(48 h、72 h,P<0.05)。结论: LAC和β-LAC能够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这一效应与其抑制T淋巴细胞表面早期活化抗原CD25表达,下调PA28、IL-2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ptn)的表达情况及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 CsA)的抑制作用。 方法: 改良Banff评分系统判断同种小鼠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程度,RT-PCR检测移植心组织内淋巴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心脏移植小鼠脾细胞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活性。 结果: C57BL/6-Balb/c急性排斥组小鼠移植术3 d后脾脏显著增大。术后第5、7 d移植心肌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评分分别为2.667±0.577和2.333±0.577。C57BL/6-Balb/c+CsA组小鼠移植术后脾脏肿大明显减轻,术后第5、7 d心肌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评分分别为1.000±0.000和1.333±0.577。急性排斥组和CsA处理组小鼠移植心脏在术后第5 d和第7 d都可检测到Lptn mRNA阳性表达,但CsA处理组Lptn mRNA的表达明显弱于急性排斥组。治疗剂量的CsA可以完全抑制NFATc1活性。 结论: Lptn在早期移植免疫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sA仅能部分抑制Lptn mRNA的表达。活化T细胞Lptn的表达调控存在NFAT以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的病因及梗塞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患者的既往史及头颅CT检查;结果:30例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患者中,有28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心脏病房颤病史中的一种或风种,占93.3%;有27例患者多发性梗塞的梗塞灶涉及到基底节区、额叶、顶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占90.0%,其中有脑萎缩者占70.0%,白质疏松者占20.0%;结论:通过对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分析,认为高血压、脑卒中病史、糖尿病及心脏病房颤为顾因素。CT显示梗塞位于基底节、额叶、颞叶、顶叶的患者易发生痴呆,部分患者有脑萎缩或白质疏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组CTLA4Ig腺病毒对巨噬细胞活性及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移植前7d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移植后动态观察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学分级、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细胞凋亡程度、移植物局部及受体外周血IFN-γ水平。结果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后,CTLA4Ig可以在移植肝局部稳定表达,并在移植术后3,5,7,12d各时点排斥反应病理分级、移植物局部巨噬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凋亡指数均较排斥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巨噬细胞浸润与排斥反应分级呈显著相关(r=0.696,P<0.01)。对细胞因子IFN-γ的检测表明,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后,移植物局部IFN-γ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受抑制,血清IFN-γ浓度在术后5,7,12d均较排斥时照组低(P<0.01)。结论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可以抑制IYN-γ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活性,从而减缓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抑制肝细胞凋亡,保护移植物功能。  相似文献   
6.
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D C)融合瘤苗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用聚乙二醇(P E G)法制备小鼠肝癌D C融合瘤苗;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细胞表型特征;体内预防试验观察融合瘤苗免疫小鼠抵抗肿瘤攻击能力,乳酸脱氢酶(L D H)法检测其诱导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活性;体内治疗试验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及肿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表达。 结果 小鼠肝癌D C融合瘤苗具备D C及肝癌细胞表型特征,能抵抗H 22小鼠肝癌细胞的攻击及诱导较强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DC/H22、DC H22、DC、H22各组CTL活性(A值)分别为0.624±0.014、0.330±0.014、0.262±0.019、0.246±0.017,F=65.46,P<0.01,能显著促进肿瘤组织中TNF-α、IFN—γ表达(F值分别为47.84、37.23,P值均<0.01)及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x2=18.45,P<0.01)。 结论 小鼠肝癌DC融合瘤苗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在预防和治疗肝癌的复发及转移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人细胞色素P450 2A6 cDNA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肾恶性肿瘤病理分级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2份不同病理分级的肾恶性肿瘤组织、32例肿瘤旁组织和6份正常肾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32份肾恶性肿瘤组织标本端粒酶表达阳性率(81.25%)与肿瘤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均阴性)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除1份为肾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病理学上不分级,其余31份肾恶性肿瘤组织标本中,病理分级I级者端粒酶表达阳性率58..33%(7/12);病理分级Ⅱ级者端粒酶表达阳性率91.67%(11/12);病理分级Ⅲ-Ⅳ级者端粒酶表达全部阳性(7/7),病理分级Ⅱ-Ⅳ级者端粒酶表达阳性率高于病理分级I级者(P<0.05)。结论: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高低与肾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和精-甘-天冬-丝氨酸多肽(RGDS多肽)对肝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肝癌细胞株7721分为胎牛血清BSA处理组(BO组)、纤维连接蛋白FN处理组(FO组)、精-甘-天冬-丝氨酸RGDS多肽处理组(RO组)、FN+RGDS多肽共同处理组(FR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作用2 h、12 h和24 h,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时间肿瘤细胞的存活率,用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比较FN和RGDS对化疗作用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MMC作用2 h后,FO组及BO组、FO组与FR组之间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作用12 h、24 h后,FO组及BO组、FO组与FR组之间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FN能使MMC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下降,产生药物耐受;而RGDS多肽上调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体积肝移植早期肺组织内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全肝、50%及30%体积肝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0·5、2、6、24h处死大鼠,同时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内iNOS的表达,同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iNOS表达:假手术组mRNA没有或微弱表达,各肝移植组表达增高,全肝移植组和50%肝移植组的表达水平在移植后6h时点均明显高于30%肝移植组(P<0·05);iNOS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基本一致。(2)病理学检查:假手术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肝移植组出现肺间质明显出血充血,肺泡间隔明显增厚,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以移植后2h时点最为明显。结论肝移植早期肺组织内存在iNOS表达升高,可能与肝移植后肺损伤的发生有关,其表达高低可能与移植肝脏体积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