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0岁,进行性乏力,伴左眼流泪2个月,泪囊逐渐肿大伴疼痛一个月入院治疗。患者于1996年12月初出现乏力,呈进行性加重,后出现左眼流泪不止。曾多方就诊,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眼科就诊,多次做泪道冲洗,因泪道不通不能完成,乏力加重,肿块渐增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7.2×109/L,分类出现大量幼稚细胞。查体:体温37.5℃,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10kPa。神清,营养发育中等,中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颈浅、颌下淋巴结可触及肿大,似绿豆至黄豆大小数枚。巩膜未见黄染,左眼内眦下方可触及0.8cm×1cm肿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血液病患者细菌、真菌感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单纯病菌感染的各类血液病患者63例,共计感染85例次,根据已确诊的三种感染类型:革兰阳性菌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分为三组,分析hsCRP水平与不同病原菌感染的关系。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组hsCRP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革兰阳性菌感染组明显高于真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hsCRP有助于鉴别血液病患者治疗中出现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并指导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HP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17例,脱发4例,白细胞下降18例,血小板减少3例,肝功能异常4例,心电图异常2例。对照组中恶心呕吐18例,脱发31例,白细胞下降21例,血小板减少3例,肝功能异常5例,心电图异常7例。两组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血液学毒副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脱发及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含THP联合CTOP化疗方案治疗NHL疗效与CHOP相当,但前者心脏毒副作用轻,脱发发生率低,特别适合老年人及合并心脏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ITP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治疗结果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Ⅲ组治疗结果各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观察比较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和亚标准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在临床应用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血病 (AL)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MTT法检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对 10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根据其结果进行联合化疗。结果  2 0例初治AL患者体外药敏与体内疗效总符合率为 75 % ,有效符合率为 80 % ,无效符合率 6 0 %。结论 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对指导AL个体化治疗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后交替应用伊马替尼与化疗治疗;另选同期化疗治疗的18例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1 例,有效率为94.4%;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7例,有效率为6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联合治疗过程中骨髓抑制 4例,感染5例,对应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对照组骨髓抑制6例,感染6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性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 [方法]2005-2009年收治12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对其中31例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和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发生院内感染26例,发生率为83.87%.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感染发生率为6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占61.54%.白细胞减少、化疗诱导阶段是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于同期非老年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AML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9例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4例,进步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29例中,部分缓解4例,进步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治疗MM疗效较好,血液学毒性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增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及感染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接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78例,将恶性淋巴瘤伴医院感染的52例患者为感染组,其余126例为未感染组,对感染者进行病原菌和药敏分析,分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构成,并做出相应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对其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29.21%,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口腔;共检测出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占55.95%,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2株占26.19%,真菌15株占17.86%。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强93.75%,对头孢他啶耐药性最弱37.5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强91.67%,对头孢呋辛的耐药性最弱33.33%,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耐药性最强90.91%,对头孢西丁耐药性最弱36.36%。多因素结果显示,侵入性治疗、住院天数、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和年龄是恶性淋巴瘤伴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及口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结合感染的独立因素加强防范,根据患者病情、耐药性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完全缓解后治疗与长期生存的关系。方法 对 2 6例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 (A TRA)或砷剂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 (CR)后的治疗方法与生存时间进行了回顾性随访。结果 维持治疗及自身骨髓移植 (ABMT)组(15例 ) 3年复发率 40 % ,3年存活率 5 5 5 % ;而终止治疗组 (11例 ) ,分别为 81 8%和 18 2 %。结论 APL达CR后实施强化维持治疗或者进行ABMT对于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