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8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0年间确诊的38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41g/L~90g/L),尿蛋白( ~ ),肾衰竭(血清肌酐442μmol/L~1021μmol/L);10例(26.3%)血尿酸增高;5例(13.2%)血钙升高。除2例放弃治疗外,36例经综合治疗后29例(76.3%)完全缓解。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对蛋白尿,肾衰竭病人应首先考虑该病的可能,并进行骨髓穿刺或活检术,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尿本-周氏蛋白等检查,才不致于漏诊,误诊。一旦明确诊断,积极输液,利尿,促进尿酸排泄,应用血液透析和化学治疗等,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菊  蔡成才 《新医学》2004,35(4):225-226
1引言 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为治疗格雷夫斯病的常用药物,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及血液系统损害等不容忽视,特别是该类药物可引起外周血粒细胞缺乏症,其发生率为0.2%~0.5%[1].  相似文献   
3.
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非霍奇金淋巴瘤 (简称NHL) 85例 ,其中 6例首发临床症状不典型 ,误诊为其他疾病 ,误诊率 7% ,现分别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中 ,男、女各 3例 ;年龄 2 171岁 ,平均 4 6岁。 6例病理和免疫检查均符合 2 0 0 0年WHO关于N  相似文献   
4.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7岁,住院号0414054。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全身骨痛半年,左耳下肿块5月,明显增大2月,于1991年4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90年8月出现左下领角肿痛,伴低热,’在当地医院经X线拍片诊为“左下领角骨髓炎”行“切除术”。术后2个月,局部仍轻度肿痛,且出现全身骨痛、发热、面色苍白,间伴牙酿出血。遂行骨髓穿刺,结果:原粒十早幼粒细胞占72%,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Za),用HOAP(高三尖杉醋碱、阿糖胞普、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化疗2疗程,发热、骨痛、左下领肿胀消失,贫血改善,复查骨髓完全缓解(CR)。然后用HOAP方案巩固4个疗程。至1991年1月起左耳下出现一无痛性肿物,近2月增大明显妥门诊以“左耳下淋巴结肿大待查”收入院。体检: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左耳下们及4厘米又4‘厘米淋巴结,质较硬,表面光滑,无触痛,与基底粘连,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下领可见手术疤痕。胸骨无压痛,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一)o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工21克/升,红细胞3。gx10’叮升。白细胞4浦x 10叮升,中性0.57,嗜酸0.03,淋巴。.40。血小板127 xl。,/升,肝功能正常。左下领部X线正侧位片:左下领骨术后缺失,周围软组织肿胀。骨髓检查报告:复习原骨髓片,结合病史,符合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CR骨髓象。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白血病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0年间确诊的31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除2例放弃治疗,1例姑息治疗,1例化疗中途自动出院外,27例病人经化疗后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8例,未缓解(NR)17例,有效率37.02%.结论:对老年人急性白血病要根据每个病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常常以小剂量,中剂量化疗为主,以提高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老年组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资料,与同期48例非老年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比较.[结果]老年组巨幼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较非老年组低,前者分别为(54.5±13.5)g/L,(2.2±0.9)×109/L、(45.5±25.6)×109/L,后者为(71 ±17.5)g/L、(2.9±1.0)×109/L、(57.1±28.6)×109/L,(P<0.05).全血细胞减少前者较后者明显,分别为53.7%与27%.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老年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亦较非老年组长,分别为29日与21日(P<0.05).老年组巨幼细胞性贫血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11例(误诊率占20%),非老年组1例(误诊率占2%).[结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三系细胞减少较明显,全血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贫血恢复较慢,病情较重,易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4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临床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0年间确诊的41例再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再障患者中慢性再障的治疗有效率为80%,重型再障为42.9%。慢性再障中单用雄激素治疗有效率76.9%,CSA和雄激素联合应用的有效率为83.3%;重型再障中单用雄激素治疗有效率为25%,CSA和雄激素联合应用的有效率为50%。院内死亡5例中,3例死于脑出血。结论雄激素是治疗慢性再障的主要药物,雄激素和CSA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单用雄激素治疗重型再障效果不佳,目前主张用CSA、ATG治疗,或CSA、ATG、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造血细胞因子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87~1997年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仍例,其中8例使用了免疫抑制剂环抱素A加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及丹那叹组成新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并与另8例用常规方案治疗者作对比。现将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分析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初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排除了范可尼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低增生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病,经血象、骨髓检查,均符合1987年中国宝鸡再障会议规定的再障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日。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基本相同。新方案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17-49岁,中位年龄2…  相似文献   
9.
男,31yr,公安刑警。因头晕、腹痛、皮肤发黄、浓茶色尿6mo,震颤4mo,幻觉1mo,全瘫8d第4次入院。1999-07上旬,患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开始腹隐痛,以后呈绞痛,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皮肤发黄、浓茶色尿。2mo后出现手震颤,四肢感觉减退,打针也不觉痛,晚上睡到深夜常“听到附近唱卡啦OK”,常“见到床边有人”,并跟他(她)说话,有时穿衣服外出散步,回来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0年间确诊的38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41~90g/L),尿蛋白( ~ ),肾衰竭(血清肌酐442~1021μmol/L);10例(26.3%)血尿酸增高;5例(13.2%)血钙升高。除2例放弃治疗外,36例经综合治疗后29例(76.3%)完全缓解。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对蛋白尿、肾衰竭病人应首先考虑该病的可能,并进行骨髓穿刺或活检术、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尿本-周氏蛋白等检查,才不致于漏诊、误诊。一旦明确诊断,积极输液,利尿,促进尿酸排泄,应用血液透析和化学治疗等,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