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股神经、胸腰椎旁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65例行髋关节术的70岁以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组、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组,PVB组分别于股神经和T12、L3椎体行PVB,采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10 ml,并留置导管.GA组采用全凭静脉全身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30 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和心肌氧耗指数以及术后送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留置导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复苏室评分、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间、MAP、HR和心肌氧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30 min HR和心肌氧耗指数GA组比PVB组低(P<0.05),HR分别为(68±11)次/min和(80±11)次/min、心肌氧耗指数(8 807±1 883)和(10 362±2 433).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MAP、HR和心肌氧耗指数的变化均显著降低(P<0.05).PVB组在手术后的MAP、HR和心肌氧耗指数均低于GA组(P<0.05),MAP分别为(88±12) mmHg(1 mmHg=0.133 kPa)和(101±15) mmHg、HR(75±11)次/min和(84±19)次/min、心肌氧耗指数(9 706±2 009)和(12 687±4 119).与麻醉前比较PVB组MAP、HR及心肌氧耗指数低于术前(P<0.05),G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B减少术后需送ICU、下呼吸道感染及留置导尿人数,与G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股神经、胸腰椎旁神经联合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龄患者的髋关节手术,其生理干扰轻微,且术后需送ICU及留置导尿概率小,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有效降低心肌氧耗指数,提高了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SP)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单纯静脉全麻组(C组)、椎旁神经阻滞+静脉全麻组(P组)和ESP阻滞+静脉全麻组(E组)。E组和P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ESP阻滞和椎旁神经阻滞,20 min后测定阻滞范围和效果,术毕3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入手术室(T_0)、麻醉诱导前(T_1)、切皮即刻(T_2)和术毕(T_3)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 h (T_4)、8 h (T_5)、12 h (T_6)、24 h (T_7)和48 h (T_8)静态数字疼痛评分[NRS(R)]和动态NRS评分[NRS(M)];并于T_0、T_3、T_7和T_8抽取静脉血5 mL,检测血液自然杀伤(NK)细胞数目和Th1/Th2比值;记录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药物输注总量、曲马多给药次数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比较,P组患者在T_1时点MAP降低、HR增快(P 0.05),C组患者T_2和T_3时点MAP增高、HR增快(P 0.05);P组和E组患者T_2和T_3时点MAP低于C组、HR慢于C组(P 0.05);C组和E组患者T_1时点MAP高于P组、HR慢于P组(P 0.05);P组和E组患者术后T_4~T_6时点的NRS(R)低于C组(P 0.05),E组患者术后T_7时点NRS (R)低于C组(P 0.05);P组和E组患者术后T_4~T_6时点的NRS (M)低于C组(P 0.05);P组和E组各时点N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者在T_3、T_7和T_8时点NK细胞数目、Th1/Th2比值均较T_0降低,E组和P组在T_3、T_7和T_8时点NK细胞数目、Th1/Th2比值高于C组(P 0.05),E组和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组和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药物输注总量和曲马多给药次数均明显少于C组(P 0.05),E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术后低血压发生率高于C组和E组(P 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P组和E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与椎旁神经阻滞相当,但对患者循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
小儿气管异物是常见急症,多数病情凶险,其麻醉处理比较棘手.目前报道大多采用氯胺胴复合γ-羟基丁酸钠或咪唑安定复合氯胺胴或丙泊酚麻醉,但在术中易引起患儿屏气产生低氧血症,甚至心跳暂停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递减法背景输注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恒速羟考酮输注组(Q1组)和递减法背景输注羟考酮组(Q2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10 min,S组给予舒芬太尼0.10μg/kg,Q1、Q2组给予羟考酮0.10 mg/kg,S组接电子泵舒芬太尼2.00μg/kg(100 ml),背景输注0.03μg/(kg·h),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0.015μg/kg;Q1组羟考酮1.00 mg/kg(100 ml),背景剂量15.00μg/(kg·h),PCA剂量15.00μg/kg;Q2组羟考酮1.00 mg/kg(100 ml)术后第1个12 h背景输注15.00μg/(kg·h),之后每隔12 h减20.00%,PCA剂量15.00μg/kg,所有镇痛泵锁定时间10 min,每小时锁定4次。记录患者手术结束(T0)、拔管时(T1)和拔管后5 min(T2)有流动力学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术后2 h(T3)、8 h(T4)、12 h(T5)、24 h(T6)、48 h(T7)的静态数字疼痛评分(NRS)[NRS(R)],NRS(M)(动态NRS评分),Ramsay评分(镇静水平),PCA(次),药物补救次数,药物使用总量,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和患者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有升高,与手术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和拔管后5 min MAP和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1、Q2组术后NRS(R)评分在(T3~5)时点低于S组,NRS(M)评分在(T3~6)时点低于S组(P0.05);Q1、Q2组Ramsay评分在(T3~7)时点高于S组(P0.05);Q1、Q2组患者PCA按压次数、补救药物使用次数、第1和2天睡眠打搅次数均低于S组;Q2组48 h用药总量低于Q1和S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Q2组低于S组(P0.05);术后镇痛患者满意度Q1、Q2组高于S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应用羟考酮注射液递减法背景输注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麻醉苏醒平稳,镇痛效果满意,减少了药物用量和降低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会增加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该研究拟评估该类患者术中脑去氧饱和度事件(CDE)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CLCVP组(A组)及非CLCVP组(B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观察术前(T0)、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5 min(T1)、患者置于30°头高脚低位后5 min(T2)、手术切皮后5 min(T3)、切肝前5 min(T4)[A组实施CLCVP,中心静脉压(CVP)控制在5 cmH2O以内;B组维持CVP在正常范围]、切肝结束后5 min(T5)和术毕(T6)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脑氧饱和度(rSO2)和升压药使用情况。记录CDE的发生情况、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复苏时间、术后复苏室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术后躁动、恶心和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在T4、T5和T6时点较T0时点更低,且在T4时点A组MAP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rSO2在T4、T5和T6时点较T1时点降低,且A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CDE发生率较B组高(35.6%和4.3%,P = 0.001),升压药物使用率较B组高(48.9%和19.6%,P = 0.003)。A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和8.7%,P = 0.024)。结论 运用CLCVP技术的腹腔镜肝切除术,较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rSO2,增加术中CDE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常用于困难气道、颈髓损伤等插管.在清醒情况下插管部分患者心血管反应、咽反射强烈,影响插管的成功率并延长插管时间.笔者在麻醉快速诱导下进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并用气囊充气法提高插管成功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七氟烷分别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组(丙泊酚组)及七氟烷联合硬膜外组(七氟烷组),观察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丙泊酚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恶心呕吐及麻黄碱应用量优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认知功能恢复及IL-6抑制情况均高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便于麻醉医师术中管理,同时可降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治疗所致不适,对围术期快速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72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全部患者采用瑞芬太尼(3 ng/ml)、丙泊酚(3 μg/ml)、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吸入七氟烷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于麻醉前(T1)、切皮时(T2)、术毕(T3)、拔管时(T4),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深度BIS值)水平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拔管后疼痛情况;记录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2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躁动、寒战、呼吸抑制)发生情况。 结果 在T2、T3时,2组患者SBP、DBP、MAP、HR、BIS值均显著低于T1时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点SBP、DBP、MAP、HR、BIS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 vs.13.8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食管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的苏醒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9.
杜光生  蓝志坚  屠文龙  徐军 《浙江医学》2000,22(11):651-652
目的为评价异丙酚作为全麻维持用药的可行性并与安氟醚吸入全麻维持作比较.方法选择>60岁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选用硬膜外复合全麻,随机分两组,一组用异丙酚2~3mg·kg-1/h微泵持续静注维持,另一组吸入1.0%~1.5%安氟醚维持.结果异丙酚组术中循环稳定,苏醒快,无苏醒期躁动.安氟醚吸入组苏醒不完全,苏醒期躁动率高.结论小剂量异丙酚用于老年病人全麻维持,较吸入全麻维持更具优点.  相似文献   
10.
<正>急救气管内插管常采用经口明视下进行,经典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失败率较高,而采用气囊充气法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率高,又避免了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