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1995-10/2005-04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unilateral multifunction externalfixtion apparatus,UMEFA)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Gustilo分类III型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1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6·7(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OA)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12年1月,对我院3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5次为1个疗程。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其中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不稳定10分。总分在85分以上者为优,70~84分者为良,60~69分者为尚可,60分以下者为差。结果:治疗后1周~2年,平均随访1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由治疗前74.5分(54~82分)提高到治疗后85.7分(73~95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由治疗前97.6°(81°~100°)提高到治疗后110.6°(80°~145°)。结论: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7月~2006年7月采用S-F对22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或爆裂骨折导致脊椎不稳定的病例进行稳定性重建,并行横突间、关节突间或椎板间植骨融合。结果经术后0.5~4年的随访,本组病例病椎高度基本恢复,椎管内骨块得到精确复位。结论S—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有效的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间接复位能使突入椎管内的伤椎后壁骨块精确复位,恢复了椎管的正常容量;植骨融合可预防和减少单纯内固定矫正丢失和内固定失效、腰背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ink胫骨上段解剖钢板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本院2004年3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8例,按Schatzker分型属型Ⅳ型4例、Ⅴ型8例、Ⅵ型6例,均行切开复位、自体植骨、Link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5~18月的随访,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1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Link钢板加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对加快骨愈合,防止胫骨平台塌陷,便于早期开展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创伤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01/2010-12,四川省科学城医院骨科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27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年,27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11~18周,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100%。结论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愈合率高,疗效可靠,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UMEFA)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四川省科学城医院骨科1996-2005年应用UMEFA的1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个月2年。结果9例针道感染,13例延迟愈合,7例早期螺钉松动,4例膝关节功能受限,2例钢针断裂,骨折成角移位3例,骨折均在术后316个月愈合。结论UMEFA是治疗严重四肢骨折较理想的固定器材,但因其本身性能的局限性和使用不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要予以正确预防、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T形钢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再移位的疗效。方法对22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再移位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22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13.5个月(3~24个月),根据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达90.9%。结论切开复位锁定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再移位患者,方法可靠,减轻了患者重新复位的痛苦,避免了再次复位后进一步发生移位的可能性,保证骨折的一期愈合,使腕关节获得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肖巍  班开洪  黄敬  蒋笃东  王庆华 《西部医学》2011,23(8):1480-1481
目的总结高龄(≥70岁)髋部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 127例高龄(≥70岁)髋部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术中术后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9.45%。术后随访9~36个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股骨颈骨折术后得分为55~90分,平均79.36分;粗隆间骨折术后得分为65~93分,平均85.57分。1例行髋翻修手术。所有病人均未出现骨不连及髋内翻畸形。结论恰当的围手术期准备,正确的手术方式、麻醉的选择以及积极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是手术治疗高龄老年人髋部骨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03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其中男16例,女7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V型14例,VI型9例。治疗均采用手术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塌陷缺损处自体骨植骨。对术后疗效及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8~72个月),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9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达到83.3%。[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十分有效的方法,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稳定的内固定,术后注意伤口引流及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髋臼骨折进行实用性的分类,手术适应征及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和操作要领进行研讨。方法从对1995年9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中的15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均为新鲜骨折。术后均采用皮牵引3-4周,术后鼓励活动肌肉与关节,6周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10周后逐渐负重活动。结果本组13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半至6年;参照美国骨科学会拟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在随访到的13例病员中,优10例,良2例,尚可1例,优良率占92.3%。结论对髋臼骨折采用Letournel与M atta相结合的分类方法较为实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相关病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