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表里经配穴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表里经配穴电针组、抑制剂组;参照Longa法复制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表里经配穴电针组取表里经配穴的足三里、三阴交和尺泽、合谷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定各组大鼠不同时段神经行为, 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JNK表达。【结果】表里经配穴电针组、抑制剂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表里经配穴电针组和抑制剂组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各时段p-JNK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表里经配穴电针组、抑制剂组p-JNK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表里经配穴法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2年内复发的随机森林和决策树预测模型,并分析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20例MIS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2年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基于缺失森林对数据进行填补,根据文献检索与专家讨论结果筛选预测变量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标称连续(SMOTE-NC)技术处理数据不平衡,采用贝叶斯优化十折交叉验证构建随机森林、决策树模型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布里尔分数(BS)与校准曲线分别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对预测性能最好的模型采用SHAP模型解释预测结果。结果 2年内复发患者共93例(17.9%)。两组患者的年龄,吸烟、糖尿病、循环梗死部位、多发性脑梗死比例,以及舒张压、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在测试集中,预测MIS患者2年内复发情况的AUC(95%CI)分别为0.764(0.691~0....  相似文献   
3.
稀有血型血液冷冻血库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红细胞血型抗原归类于29个系统[1],但最具有临床意义的稀有血型应是Rh(D)阴性稀有血型,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占有的比例仅约为0.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研究红细胞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对受者中性粒细胞炎症释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红细胞在保存的第1、14、21天(D1、D14、D21)分离上清,-20℃留存备用,然后将上述冻存的上清与健康受者中性粒细胞体外培养12 h后,再加入细菌脂多糖后培养12、24 h收集上清-20℃留存待检,最后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方法检测其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在红细胞在保存的第1、14、21天(D1、D14、D21)收集的未加中性粒细胞的红细胞上清,检测发现:无IL-6表达,而在细菌脂多糖的诱导下,IL-6浓度水平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1、D14和D21 IL-6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细菌脂多糖的刺激下,输注保存时间长的红细胞增强了中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保存时间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大量输血后引发的相关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组织配型和免疫遗传实验室,为医院临床移植提供优质、及时、可靠的组织配型检测及相关技术服务。方法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的要求构建组织配型和免疫遗传实验室,严格规划实验室分区并配备相关检测设备以满足临床器官移植配型检测的需要;建立并运行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相关认证,同时实验室向临床提供移植配型检测及相关技术服务。结果实验室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审核验收,能够为临床移植提供HLA-SSP低分辨基因分型、HLA-SSP高分辨基因分型、HLA-SSO流式磁珠基因分型、HLA-SBT测序分型等组织配型检测服务。结论组织配型和免疫遗传实验室的建立可为医院临床移植提供优质、及时、可靠的组织配型检测及相关技术服务,填补了广西移植配型检测的空白,有利于患者就近治疗,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并减轻其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位点检测技术开展亲子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复合扩增技术、毛细管电泳及五色荧光自动化检测技术对2例亲子鉴定案例6份血液样本,进行了15个STR基因位点和1个Am elogen in性别基因位点检测分析。认定亲权关系的均以亲子关系指数(RCP)≥99.73%为准,排除亲权关系的则以≥3个以上基因位点不符为依据。结果1例排除亲子关系,另1例不排除亲子关系。结论STR位点的基因扫描方法简便、省时、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主持国际输血学会第14届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合作研究项目,对参加合作研究项目的全球42个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的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和质量状况进行测评。方法南宁输血医学研究所组织并向参加合作研究的各实验室提供9份含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质控标本,各实验室以本室的技术或市场化的技术作检测,按所提供的记录表格对各质控标本的反应结果作报告。结果23个国家的36个实验室参加了本合作项目,35个实验室反馈了各自实验室的研究结果,9个质控标本抗体特异性鉴定的一致率为20%—97.14%,抗体特异性分别为抗-HPA-1a、抗-HPA-1b、抗-HPA-3a、抗-HPA-3a、抗-HPA-3b、抗-HPA-5b、抗-HPA-5a、抗-GPIV及抗-HPA-5b+15b,一致率最低为抗-HPA-3b,最高为抗-HPA-5b和抗-HPA-5a。各实验室采用的技术共计有10余种,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是采用最多的技术。结论本合作项目成功地对35个国际血小板免疫诊断实验室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技术和质量进行了测评和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经临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结果 50例患者给予主动免疫治疗后有36例成功娩出健康婴儿.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Rh血型表型库的建立及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应用于临床。方法随机选择南宁市无偿献血者39785名,进行Rh血型系统的C、C、D、E、e抗原检测;采用计算机管理,录入献血者的详细资料,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结果南宁市人群ABO血型比例分别为A(22.64%)、B(25.84%)、O(46.72%)、AB(4.80%),Rh血型中CCDee最多见,其后依次为CcDEe、CcDee、ccDEE等;Rh(D)阴性265人,占0.9%。结论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对于保证合理用血及应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分析Rh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用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抗体筛查阳性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及其母亲进行实验诊断,并根据病情进行治疗.结果 5例Rh新生儿溶血病中,由抗-D引起的溶血病1例,由抗-c引起的1例,联合抗-cE引起的2例,抗-D+抗-C引起的1例,其中有4例换血治疗.结论 为预防Rh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产前检测中抗体筛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类新生儿多需进行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