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可行性,并初步观察静脉回流规律。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取耳静脉血0.ImL,分离RBC并用FITC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已标记的RBC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动物双侧后肢内侧分别建立4cm×3cm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模型(n=10)和顺行岛状皮瓣模型(n=10),血管蒂长3cm。将一侧后肢随机设定为实验组,皮瓣制备后注射已标记的RBC悬液5pL;对侧为对照组,不注射示踪剂。实验组按顺行和逆行皮瓣分成两组,即顺行皮瓣组和逆行皮瓣组,每组10个;再根据注入示踪剂途径不同,分为动脉和静脉2个亚组,每亚组5个皮瓣。注射示踪剂5S后取下皮瓣立即冷冻,取连续的3张冰冻切片(5~7pm),其中2张行HE染色和GENMED染色,另]张不染色直接压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分布。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FITC标记的RBC阳性率在99%以上,荧光强度均≥10。;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标记的RBC呈均匀分布的绿色荧光,荧光强度均匀、稳定。冰冻切片显示实验组皮瓣蒂部均出现荧光,对照组未见荧光。顺行岛状皮瓣组荧光主要分布在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逆行岛状皮瓣组荧光分布在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结论荧光示踪剂可用于静脉回流研究,顺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回流;逆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的“迷宫式途径”回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椎体切除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后凸的矫正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采用后路椎体切除截骨矫形椎弓根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15例脊柱后凸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12~62岁,平均32.3岁;后凸角度45°~110°,平均78.5°。病因:椎体肿瘤术后3例,先天性脊柱畸形5例,创伤后脊椎后凸4例,椎体结核术后3例。受累节段:均位于胸腰段,T_(11) 3例,T_(12) 5例,L_1 5例,L_2 2例。椎体切除:部分切除4例,单节段切除8例,2节段切除2例,4节段切除1例。术前,术后1周、3个月、1年摄全脊柱X线片,同时行MR及CT检查。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3年,平均26个月。术后后凸角为0°~40°,平均20°,平均改善68.5°。术后患者腰痛均消失。脊髓功能:13例E级无明显变化,1例由Frankel C级恢复至D级,另1例由D级恢复至E级。8~12个月X线片示截骨融合,无一例出现钉棒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及矫正度数丢失等。结论椎体切除截骨矫形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段,能达到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同时矫正且矫形彻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二期伤椎骨水泥灌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10月共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3~18个月根据X线及CT复查情况,出现“蛋壳现象”的患者在取出内固定前行伤椎骨水泥灌注,记录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高度及X线片测量的Cobb角角度。 结果 本组患者均未出现骨水泥渗漏,术后12~18个月取出内固定后再随访1~3年。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 结论 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二期伤椎骨水泥灌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多阶段胸腰段结核因病程长、椎体破坏严重,多有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并有耐药物治疗的倾向,均逐渐出现后凸畸形,神经压迫症状明显。这类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我院2004—2010年共收治患者21例,均通过Ⅰ期前入路椎体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荆志振  宋洁富  陈斌  胡伟 《中国骨伤》2012,25(11):906-909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骶骨钉内固定治疗腰骶区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8年11月,抗结核治疗2~3周后,采用经下腰椎侧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髂骨植骨及骶骨钉内固定治疗腰骶区结核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29~56岁,平均(44.45±8.50)岁;病程8~15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骶部疼痛,1例伴下肢放射痛,2例鞍区麻木,6例伴有结核中毒症状。术前摄X线片,并行CT或MR检查,诊断为脊柱结核。术前控制结核中毒症状,血沉降低到(37.2±9.6)mm/h(25~54mm/h)。术前、术后评估腰骶角、视觉模拟评分及血沉变化。结果: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核无复发,无窦道形成。随访时间平均(19.64±5.43)个月。腰骶角由术前的平均(12.9±5.0)°提高到术后的(21.5±6.1)°和末次随访时的(20.1±5.2)°(P<0.001)。视觉模拟评分和血沉由术前的(7.3±1.2)分和(37.2±9.6)mm/h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0.6±0.5)分和(10.5±2.3)mm/h(P<0.001)。所有患者术后6~12个月骨融合,平均(9.0±1.9)个月。术前有神经功能损伤3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骶骨钉内固定是治疗腰骶区脊柱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周围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而行椎体成形术的患者149例(189椎体),统计新发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和发生时间,分析初始骨折椎体与新发骨折的解剖分布关系及性别、年龄、初始骨折数量、骨折程度、骨水泥用量、椎间盘水泥渗漏是否是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有13例(24椎体)发生新发骨折,58.3%的新发骨折出现在PVP术后3个月内,9个新发骨折发生在相邻椎体.初始骨折椎体部位与新发骨折的解剖分布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初始存在多发的骨折椎体,新发椎体骨折的风险明显增高(RR=3.596,95%CI:1.84-7.04,P=0.000).性别、年龄、骨折程度、骨水泥量和椎间盘水泥渗漏不是术后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是8.7%,其中一半新发骨折位于相邻椎体.初始存在多发的骨折椎体是PVP后周围椎体新发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退变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慢性病变,其常常伴随着腰背部疼痛的发生。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椎间盘退变不仅仅与环境、基因等因素相关,还与椎间盘髓核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相关。微环境的改变,常常影响髓核细胞的代谢及细胞基质的分泌,进而加速椎间盘的退变。该文将椎间盘的退变与其内环境的改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症状性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外科治疗选择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1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并出现神经症状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65~82岁[(75.4±7.5)岁]...  相似文献   
9.
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28例(41足)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的病例,男18例(26足),女10例(15足);年龄3~45岁,平均15.3岁;左足8例,右足7例,双足13例。根据Diméglio畸形分级:Ⅲ级31足,Ⅳ级10足。23足采用有限软组织松解、18足配合有限截骨后均安装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踝关节活动度、正侧位X线片上患足距跟角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外固定支架佩戴2~14个月,平均5.1个月;去除支架后所有患足均获跖行步态,外形接近正常,无足短缩。足背伸角度:术前-45.0°±12.0°,末次随访9.5°±5.5°;跖屈角度:术前67.0°±14.0°,末次随访45.5°±7.8°;正、侧位X线片距跟角:术前分别为6.5°±4.5°和5.5°±11.0°,末次随访分别为22.5°±5.5°和40.6°±8.5°。1足术后发生急性血管痉挛性缺血,予减缓牵伸速度后缓解;5足发生针道感染,予更换针道及换药后感染控制。去支架后3个月,1足出现畸形复发,予二次矫形;3足畸形残留,5足趾屈曲挛缩,均给予二次软组织矫形术,未再复发。结论 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能最大程度保留足外形和功能,避免足短缩,不影响足发育。  相似文献   
10.
胡伟  宋洁富  荆志振 《中国骨伤》2011,24(7):609-610
后纵韧带骨化(OPLL)多见于东亚国家,病因和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单纯颈、胸椎手术报道多见,而颈胸段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此处OPLL报道较少。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了3例,现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