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细胞集落形成测定细胞存活率的方法,检测了仓鼠细小病毒(PVH-1)对2株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收集感染后48h、72h、96h、144h的胃癌细胞,利用电镜观察胃癌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PVH-1能抑制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其敏感性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否为增加冠心病发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从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挑选127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病史、心电图、冠脉造影等确诊为冠心病的111例患者作为冠心病组,以血清抗HpIgG抗体阳性为感染标志,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脂质过氧化物浓度。结果 冠心病组Hp感染率(61%)高于正常对照组(39%)(P<0.001);Hp感染是独立于其它冠心病易患因素的危险因素(比值比2.785,x2=14.82,P<0.001);冠心病组CagA阳性感染率(98.5%)高于正常对照组(67.4%)(P<0.05);冠心病组Hp阳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LPO浓度高于Hp阴性者(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炎症引起脂质过氧化物、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促进血栓形成可能是Hp感染诱发冠心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血清胆碱酯酶诊断脂肪肝价值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比色法检测4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并以18例肥胖症和/或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25例正常人分别作为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脂肪肝组血清ChE活力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ChE活力与其肝/脾CT比值和脂肪肝程度密切相关;脂肪肝组中,伴明显肝功能损害者,其ChE活力显著低于肝功能损害轻度或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疾病对照组血清ChE活力也增高.但与其它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ChE检测虽有助于了解脂肪肝患者肝内脂肪浸润程度,但对脂肪肝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试图通过情景案例分析法,聚焦产前诊断中的伦理两难事件,探究临床医生的伦理道德抉择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624名临床医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针对相应的情景案例,大多数临床医生能够遵循尊重原则,保障孕妇夫妻双方知情权与自主权,但在具体案例的处理上,与其他国家的同类调查相比存在差异。结论临床医生的生命伦理意识有显著提升,但仍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加大相关法律与伦理理念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此外,对基因缺陷严重性的认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可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脂肪肝患者临床特点初步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265例B超和/或CT确诊的脂肪肝患者病例分析显示,上海市脂肪肝患者以肥胖症和/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主(占781%),多数患者同时并存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酒精性脂肪肝只占72%。脂肪肝的程度以轻度为主,临床表现多不明显,肝功能及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肽和层粘蛋白)多无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临床表现、肝功能改变模式及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变化主要与脂肪肝的病因有关,而与其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因其特殊体质及需长期应用护理设备,增加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概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工作组发现,与非糖尿病者相比,年龄在23~59岁的糖尿病患者进展为急性乙型肝炎的危险增加约两倍。美国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ACIP)推荐之前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年龄在19~59岁的所有糖尿病患者,确诊后都应尽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此文就糖尿病患者HBV感染的高危性以及防治方面的特殊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别分离正常大鼠及CCl4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技术分别观察不同培养时期的HSC、正常及造模肝组织中HSC的ICAM-1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新分离的HSC中,ICAM-1不表达;原代培养第7天及传代培养的HSC表达ICAM-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量逐渐增加。CCl4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新分离的HSC中即可见ICAM-1表达。结论: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表明,ICAM-1表达可能与HSC活化、肝脏炎性损伤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于复方中药干预,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和肝细胞色素P450ⅡE1的表达,测定肝MDA和SOD、GSH、Vit E以及TG含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药组的肝组织脂肪变性基本恢复正常.免疫组化证明复方中药能显著抑制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的表达,同时肝内MDA和SOD、GSH、Vit E及TG的含量回复到接近正常,结论:该复方中药能显著抑制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表达.因而具有防止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范竹萍  盛黎  黄欢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12):729-734
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治疗近年进展十分迅速。本文对其中2类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给予了特别关注,即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中主要介绍质子泵抑制剂、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抗胃泌素剂及其联合制剂。一些免疫调节剂有望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但尚需对其进行风险-效益比及治疗费用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氧化苦参碱防治半乳糖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目的 观察氧化苫参碱(oxymatrine,OM)预防及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半乳糖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OM(90mg/kg)干预前后血及肝组织生物化学、羟脯氨酸含量、TGF β_1 mRNA表达水平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OM干预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μg/mg)较模型组显著下降(预防观察组为0.50±0.11和0.99±0.14,t=8.366,P<0.01;治疗观察组为0.44±0.04和0.70±0.06,t=9.839,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清ALT、AST亦显著下降(P<0.01);病理组织学显示干预组较模型组 Ⅰ、Ⅲ型胶原沉积减少,纤维间隔纤细,数量减少;干预织肝组织匀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NU/mg)较模型组升高(预防观察组为149.81±15.28和95.22±16.33,t=7.309,P<0.01;治疗观察组为157.68±19.54和119.88±14.94,t=4.348,P<0.01), 而丙二醛(nmol/mg)低于模型组(预防观察组为2.06±0.17和4.57±0.37,t=17.529,P<0.01;治疗观察组为1.76±0.24和3.10±0.17,t=12.697,P<0.01);PT-PCR显示干预组TGF β_1 mRNA表达水平降低(预防观察组为0.21±0.01和0.50±0.01,t-48.665,P<0.01;治疗观察组为0.18±0.02和0.38±0.01,t=22.464,P<0.01)。结论 氧化苫参碱对半乳糖胺诱导的肝纤维化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其部分机制为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