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管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例胆管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胆囊切除5例发生残石;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9例发生残石,其中8例放置T管,1例因胆总管下端不通同时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未放置T管)。6例曾行术中胆管造影术。所有病例均未行术中纤维胆管镜检查。术后1个月内行T管造影8例,其中7例发现残石;术后3周~1 a重新出现症状4例,其中B超检查发现残石1例;CT及MRCP发现残石3例;2例无症状,B超复查发现肝内胆管残石。结论术前检查不完整,术中探查不够彻底及缺乏术中造影及胆管镜检查或应用不当是残石发生的主要原因。术前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术中系统探查、常规应用胆管造影、胆管镜、B超是预防残石发生的有效方法。可根据残石的部位、大小、治疗条件、有无T管及并发症选择残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分析了165例肱骨外髁骨折。初诊时,漏诊12例,误诊91例,闭合复位失败55例。按骨折不同类型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分别从七个方面:1.无移位骨折,2.移位或翻转移位骨折,3.软组织嵌入闭合复位困难,4.局部严重肿胀,5.陈旧性骨折,6.骨折畸形愈合并发肘外(内)翻严重,7.并发肘关节僵硬,提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介绍了手术时如何辨认骨折面、清除疤痕组织和骨痂、松解粘连的力法,以及1枚克氏针加粗丝线内固定法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3.
九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在一个企业料仓拆除除尘设备现场,十几名职工在副厂长的带领下正拆卸料仓除尘机。一位工人突然从斗提机按装孔栽下去,……他,丢下一个七岁的儿子,妻子和七十多岁的老母,离开了人世。事故现场在二楼,地面上有拆除设备的大小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活性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免疫抑制法测定我院患者CK-MB质量与活性,并将其分3组为:AMI,非AMI,健康对照,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MI组中血清CK-MB的检测,质量法和活性法的结果(154.5±28.3)μg/L;(124.5±40.6)U/L,均明显高于非AMI组(33.2±3.6);(3.2±1.6)和健康对照组(12.5±5.6);(2.5±1.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AMI组中血清CKMB的检测,活性法的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质量法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K-MB的质量与活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都较敏感,而血清中CK-MB质量的检测抗干扰能力强对诊断AMI有较高的特异性。CK-MB的质量与活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都较敏感,但CK-MB质量的测定在对抗干扰因素方面明显好于CK-MB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肱骨内髁骨折(包括滑车部和内上髁部)是肘部少见的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和受伤机理的特殊,骨折块常发生移位和翻转,造成复位和固定的困难。此类损伤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临床上常因认识不清而错误诊治,以致肘关节病废。为提高对本症的认识。我们将1973~1978年治疗的11例作一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小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K1(mGSTK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分析其活性。方法:根据GeneBank中mGSTK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mGSTK1启动子片段,插入pGL3-basic载体,获得mGSTK1启动子报告基因质粒pGL3-mGSTK1-2046。再以pGL3-mGSTK1-2046为模板,进一步构建了2个5’端部分缺失的报告基因质粒:pGL3-mGSTK1-936和pGL3-mGSTK1-76。将构建的报告基因质粒瞬时转染不同的细胞株3T3-L1和人胚肾(HEK)293,48 h后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所构建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pGL3-mGSTK1-2046在3T3-L1和HEK293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录活性。将pGL3-mGSTK1-2046、pGL3-mGSTK1-936和pGL3-mGSTK1-76转染HEK293细胞,结果显示pGL3-mGSTK1-936转录活性最高,而pGL3-mGSTK1-76转录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mGSTK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翻译起始点上游的-971~-111 bp片段是mGSTK1启动子的重要区域。为深入了解mGSTK1启动子的调控机制以及今后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以评估某医科大学图书馆收藏外文期刊为例,研究分析了IM、EM检索刊物收录期刊与该馆馆藏期刊的学科分类统计结果,对文献的满足率、利用率进行讨论,从而提出提高期刊采购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公社化的伟大变革中,在党的领导下,和各有关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协助下,以及全体医务同志的积极努力与互助合作,我院于哈市太平区对4个街,2个工厂开展了各种精神病(包括精神发育不全,神经官能症)的防治调工作。医药送上门,医务人员深入群众,不仅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而且我们也受到极其深刻的实际锻炼。现将我院精神病防治调查工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该院从1957年1月至1958年1月,用中药和针灸治疗精神病6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8例,癔病42例.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15-25岁者30例,26-35岁者10例,36-45岁者10例,46-55岁者10例.病期:半年至1年者32例,1-2年者12例,2-4年者7例,4-6年者9例.60例经治疗后全愈者47例(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出院后能自理生活,恢复病前工作),显著进步者5例(尚留部分症状,自知力部分恢复,在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