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变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载脂蛋白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虹  肖炜明  陆伟  朱方石  葛玲 《陕西中医》2004,25(9):771-772
目的 :对 74例肝硬变中医辨证分型组的患者进行血清 APOAI、APOB检测。结果显示 :各证型组血清 APO- A- I、APO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各证型之间 ,APO- A- I、APOB含量均以肝郁脾虚型为最高 ,以肝肾阴虚型为最低。提示 :肝硬变血清 APO- A- I、APOB的改变 ,有助于判别机体正气盛衰和了解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食管狭窄病人 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A组 ) 40例和对照组 (B组 ) 40例 ,观察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后再行扩张等治疗 ,对照组则不予静脉麻醉而行常规操作 ,比较两组扩张治疗中病人的反应和感受、操作时间及观察组在治疗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病人满意度 95% ,而对照组为 18% (P <0 0 1) ,观察组病人流涎、恶心呕吐和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相对较短 ,心率、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血氧饱和度治疗前、中、后无明显差别。结论 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中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且可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汉黄芩素对胃癌细胞分泌TGF-β1的影响,明确汉黄芩素是否可抑制幼稚T细胞向Treg细胞的转化。方法分别在缺氧及常氧条件下培养胃癌细胞株AGS、BGC823,并在其培养体系中加入汉黄芩素。以ELISA法检测胃癌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浓度。以胃癌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分别培养磁珠分选的CD4+CD25-T细胞72 h,流式检测Foxp3+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常氧条件下,汉黄芩素对AGS细胞分泌TGF-β1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对BGC823细胞分泌TGF-β1有抑制作用;缺氧条件下,汉黄芩素对AGS细胞和BGC823分泌TGF-β1均有抑制作用。以常氧培养的AGS细胞培养上清为条件培养基,汉黄芩素组与溶媒组CD4+Foxp3+T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以缺氧培养的AGS细胞培养上清为条件培养基,汉黄芩素组较溶媒组CD4+Foxp3+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结论汉黄芩素可抑制缺氧导致的胃癌细胞TGF-β1高表达,并可抑制其诱导Treg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丹参注射液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wk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临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丹参组PT,APTT,TT和FIB测定值分别为:17.2±5.9s,50.3±5.1s,21.5±2.5s,1.7±1.2g/L和17.5±5.7s,50.1±5.8s,21.3±2.7s,1.7±1.0g/L,治疗后对照组和丹参组PT,APTT,TT和FIB测定值分别为:15.8±5.0s,47.2±5.3s,19.2±2.1s,1.8±1.3g/L和14.5±4.0s,44.2±5.6s,17.2±2.4s,2.0±1.5g/L.两组治疗前后PT,APTT,TT和FIB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丹参组比对照组对PT,APTT,TT和FIB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丹参组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50%,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临床出血率,提示丹参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途径注入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研究经胃管和鼻空肠管不同途径给予大黄治疗急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SAP患者43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b=23).在综合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胃管注入大黄,B组给予鼻空肠管注入大黄,观察患者住院7、14 d时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以及CRP及血淀粉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7 d时B组APACHE-Ⅱ评分较A组有明显降低(3.76±2.82 vs 4.58±2.07,P<0.05),Balthazar CT积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14 d时A组与B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B组CRP及肠功能恢复时间较A组有明显缩短(8.3±1.7 vs 9.1±3.6,P<0.05:6.2±2.9 vs 8.5±2.3.P<0.01).结论:鼻空肠管途径应用大黄能更有效的地控制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全身炎症反应,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COX-2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胃癌组织61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COX-2、VEGF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中COX-2、VEGF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与COX-2表达呈明显相关(P<0.05)。结论COX-2、VEG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COX-2、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X-2、VEGF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COX-2表达与VEGF显著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中EGFR和COX-2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因素的关系以及EGFR与COX-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1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20例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EGFR、COX-2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EGFR、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中EGFR及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7%、59.02%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25%(χ~2=9.903,P<0.01;χ~2=6.972,P<0.01);COX-2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有关(χ~2=6.333,P<0.05;χ~2=5.588,P<0.05;χ~2=8.826,P<0.01;χ~2=5.653,P<0.05).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χ~2 =10.648,P<0.01;χ~2=4.150,P<0.05).EGFR与COX-2表达呈明显相关(r=0.316,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EGFR及COX-2的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35.89±12.50 vs 15.14±2.15,P<0.01;51.29±23.42 vs 27.65±7.42,P<0.05).结论:EGFR、COX-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EGFR、COX-2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有关,COX-2表达与EGFR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黄汤剂灌胃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36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汤剂灌胃;对照组仅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尿淀粉酶,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淀粉酶值,血TNF-α、IL-6、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大黄汤剂灌胃治疗AP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7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组织COX-2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用快速尿素酶诊断法和^13C呼气试验两种方法检测胃癌患者H-pylori感染状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有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较未感染的胃癌组织中高(P〈0.01)。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OX-2的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COX-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H-pylori感染可能上调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